刘衡欲言又止,迟迟说不出话来。心中有万般安抚的话,却又说不出口,只觉统统都是怅惘。
“吾夜观星象,南朱雀七宿异动……不祥……北玄武势弱难压……四象皆动,恐有大灾……”
遵循玉简所述,刘衡寻到保藏古籍之处。
他站起来,瞻仰不周山,看它直拔苍穹,仿佛能够直接达到天上普通。他的表情,也如山雾环绕,让人看不清。
曾多少时,面对门派被灭,刘衡不也一样是如许的表情吗?
刘衡想着,这么多贵重的上古禁制,用蛮力强行突破,再没法利用,岂不成惜。而不周山历代守隐士也是如许想的,他们操纵这些禁制,保护着不周山的安宁。
不周山一脉就如许老诚恳实,兢兢业业地保护着这座蛮荒古山,一代又一代,千年复千年。
禁制的缺点也很较着。它太庞大、太庞大,唯故意志刚毅者才气学习。
刘衡翻开一卷残破的竹简,长二尺四寸,有些笔迹已不能辨认,只能靠猜想来判定笔者之意。
禁制有一个最大的长处,那就是收发自如。设置阵法、制作符纸都很费工夫,而禁制常常只需一刹时就发挥结束,省时省力。但在施法过程中所包含的技术含量却毫不减色于前二者。
刘衡原只知一条上山之路,乃是易周按着影象所述。而不周山一脉,不知守了这山几千几万年,一代代堆集下来,倒把不周山摸索了个遍。
刘衡每找出一个破解禁制的体例,凡是不能非暴力废除的,都要持续研讨,直至找到体例为止。这与不周山前人的看法分歧。他们固然认识到了上古禁制的贵重,却没有生出学习的设法,只寻觅出能够临时节制禁制的体例,将它作为护山的手腕。
满满一书架的古籍
刘衡感受着纸质册本特有的触感,翻着它陈腐发黄的册页,看着上面一个一个陈腐的笔墨,设想着写书之人当时的景象……
阵法的安插也与禁制之道息息相干。各阵门的位置、各环节的联络、阵法的开启和封闭,都与禁制相通。
上古修仙者并没有玉简藏书的风俗,所留古籍都是实打实的纸质册本或竹简、龟甲兽骨一类。也有比较少见的,篆铭文于石壁、器皿之上。有修士不吝破钞元神,留意念以待有缘人,不在此类。
有的禁制牵一策动满身,常常你震惊了一个看似很小的禁制,接着便会激发四周数个禁制的同时发作,防不堪防,能力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