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承玄最后的练习极简朴古板,阮琉蘅把那傀儡放在桃花林里,每天夏承玄跑完十圈桃花林,便手持一柄木剑,几次对傀儡出剑,砍、挑、劈、刺、架、挡……全都是最根基的招式。
世人常言:技近乎道,万法皆道。
这海鸟都不敢逗留的礁石上,一个红衣女子端坐其上,她一头秀发高高束成发髻,整小我显得极其豪气,眉长斜挑,紧抿薄唇,固然长得极美,却有一种杀伐定夺的烈性之气。
※※※※※※※※※※※※
一剑劈出,那黑衣人和水袋都消逝不见。
这是统统剑修入门都会道对的的第一个题目,须明心见性。
一剑斩浪。
阮琉蘅再问:剑修为何修剑?剑是百兵之首,天下用剑者不知凡几,其他法门修士中更不乏用剑者,却为何只要剑修独独修剑,并以剑入道?
这第二问,倒是要剑修去伪存真。
喃喃自语道:“是师父,师父在唤我了……”
对外以示震慑,对内以催促弟子。
※※※※※※※※※※※※
而当剑气成形,法门相通,剑已不再属于传统兵器范围,修炼者进入似剑非剑的人剑合一境地。至此终成剑意,剑修将神魂意志凝练在剑中,脚踏大道,剑成其意,迈入剑修宗师级的行列。
与此同时,不晓得多少散落在各地的太和弟子从身份牌中获得剑庐祭典即将召开的信息,现现在,身份牌早已不是当初出入门派护山大阵的门牌,而逐步生长成能够通报信息的法器,乃至能够通过光芒色彩的分歧,分外传达门牌公告或是师徒之间的密令。
两人在良性合作下,修为一起水涨船高,当阮琉蘅贯穿出剑域后,月泽真君竟是闭了死关,却只用了八十年便出关大成。
这两问便是剑修的道源,这两问皆没有牢固答案,而真正的答案就在剑中。
剑庐祭典上的演剑提及来好听――向各方来宾揭示剑意,本质上实乃最原始的捉对厮杀,十人便是五场对战,前三场为剑意战,倒数第二场为剑阵战,最后一场为――
太和剑修人才济济,凡是剑修无不以在剑庐祭典上演剑为荣,记录所拔取的十人的名单被称为“剑帖”。
他固然没法利用灵力,但剑意仍在,助他斩退无数仇敌。剑客缓缓收回长剑,才觉到胸口发热,他伸手探入怀中,取出一枚门派身份牌。
长此以往,两人虽从未曾打仗,却有如针尖对麦芒,在朱雀廷掌剑之战中,阮琉蘅与月泽一战几乎成了存亡之战,最后月泽以一式之差败于阮琉蘅之手,阮琉蘅遂为当届朱雀廷掌剑。
直到穆锦先的三代弟子夕照真人送来一张玄色的名帖,她才恍忽想起来,千年一次的剑庐祭典另有一个月就要开端了。
※※※※※※※※※※※※
而对于剑本身的贯穿,就包含在这一次次的挥剑中。
那人头戴幂蓠,腰间佩带一柄乌黑的剑,浑身皆是新旧不一的伤痕,但在骄阳下,还是身板笔挺地向前走着。
剑庐祭典是太和派乃至修真界最昌大的节日,为祭奠曾为修真界大难陨落的太和弟子而设立,届时四方散修、各大门派皆来拜祭,盖因在与魔尊对抗的九万年中,太和剑修一往无前,抛洒热血,可谓修真界的第一道樊篱,同时其所把握的太和初开剑阵也是面对魔尊时,修真界的最后一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