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屝(fèi)履:步行。

【注释】

③瓜、仪:瓜洲、仪真,今江苏扬州一带。

别的,牛车以载刍粮,最盛晋地。路逢隘道,则牛颈系巨铃,名曰报君知,犹之骡车群马尽系铃声也。又北方独辕车,人推厥后,驴曳其前,行人不耐骑坐者,则雇觅之。鞠席其上以蔽风日。人必两旁对坐,不然欹倒。此车北上长安、济宁,径达帝京。不载人者,载货约重四五石而止。其驾牛为轿车者,独盛中州。两旁双轮,中穿一轴,其分寸平如水。横架短衡,列轿其上,人可安坐,脱驾不欹。其南边独轮推车,则一人之力是视。容载两石,遇坎即止,最远者止达百里罢了。其他难以枚述。但生于南边者不见大车,老于北方者不见巨舰,故粗载之。

交通东西,除了船以外另有车,分红四轮、两轮等。本篇就对这些首要的交通东西做了先容。(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黄河秦船(俗名摆子船)。造作多出韩城,巨者载石数万钧,逆流而下,供用淮、徐空中。舟制首尾方阔均等。仓梁平下,不甚隆起,激流顺下,巨橹两旁夹推,来往不凭风力。归舟挽纤多至二十余人,甚有弃舟空返者。

挽人:纤夫。

东浙西安船。浙江的东部自常山至钱塘江之间流程共约八百里,然后水流入海,不通其他航道,是以这类船的航路是从常山、野蛮、遂安等小河起一向到钱塘江为止,再也没有行走别处了。这类船是用箬竹叶编成拱形的篷当顶盖,用棉布为帆船,约两丈多高,帆索也是棉质的。当初采取布帆,传闻是因为钱塘江有潮涌,当景象危急时布帆更轻易收起来,但也不必然是出于这个启事。它的造价比起竹篾质地的帆要高出很多,人们很难了解本地为甚么要利用棉布当船帆。

江汉课船,身甚狭小而长,上列十余仓,每仓容止一人卧息。首尾共桨六把,小桅篷一座。风涛当中恃有多桨挟持。不遇顺风,一日夜顺水行四百余里,顺水亦行百余里。国朝盐课,淮、扬数颇多,故设此运银,名曰课船。行人欲速者亦买之。其船南自章、贡①,西自荆、襄②,达于瓜、仪③而止。

【评析】

凡四轮大车量可载五十石,骡马多者,或十二挂,或十挂,少亦八挂。执鞭掌御者居箱当中,安身高处。前马分为两班(战车四马一班,分骖、服),纠黄麻为长索,分系马项,后套总结,支出衡内两旁。掌御者手执长鞭,鞭以麻为绳,长七尺许,竿身亦相称。察视不力⑥者鞭及其身。箱内用二人踹绳,须识马性与干脆者为之。马行太紧,则急起踹绳,不然翻车之祸今后起也。凡车行时,遇前程行人应避者,则掌御者急以声呼,则群马皆止。凡马索总系透衡入箱处,皆以牛皮束缚,《诗经》所谓“胁驱”⑦是也。

三吴浪船。凡浙西、平江纵横七百里内,尽是深沟,小水湾环,浪船(最小者曰塘船)以万亿计。其舟行人贵贱④来往以代马车、屝履⑤。舟即小者,必造窗牖堂房,质料多用杉木。人物载此中,不成侧重一石⑥,偏即欹侧,故俗名“天平船”。此舟来往七百里内,或好逸便⑦者径买,北达通、津⑧。只要镇江一横渡,俟风静涉过。又渡清江浦⑨,溯黄河浅水二百里,则入闸河安稳路矣。至长江上流风波,则没世⑩避而不经也。浪船行力在梢后,巨橹一枝,两三人推轧前走,或恃纤索。至于风篷,则小席如掌,所不恃也。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