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严格的次第[第1页/共7页]

文大姐停下了筷子,望着我:“小庄,你别试着练了,伤害!不是我们不教你,是因为我们没有资格教你。这是密教中的端方,只要传法师才有资格。毕竟,出了事,只要有才气的人才气够改正。”

心的来处便是如许察看的,接下来便开端察看心的住处。

看到这一段时,根基上对空性修法的描述就告一段落了。我想,如果万教员在此处的话,他看到这一段,会是甚么样的感受呢?

真谛只要一个,过来的人才晓得。对于我们内行,只能靠猜。以是,具有过来人经历的指导,是多么首要。以我的智力来看,没有上师的指导,是不成能有真正服从的。以是,找到一个明白的善知识,并且获得他的信赖,完整地信赖他,接管他的指导,也就是拜师与皈依,是我最首要的事情了。

借使我们不管如何去察看心的来、住、去,都生不起一点感受,就要重新开端;如果几次重新开端仍不见效,就证明我们的业障极其深重,所堆集的资粮远远不敷。此时该如何办呢?就要从加行开端,修出离心、菩提心,以及金刚萨垛的修法,如果能将加行根本打得非常坚固,证悟空性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有些人在打坐的时候,偶然感到脑筋复苏,偶然又感受昏昏沉沉当昏沉的时候,脑筋里一片浑沌,以是也不会以为证悟了甚么,但在状况比较好的时候,把稳一静下来,便不复兴任何邪念,并会感到非常稳定、安静、舒畅。

既然心有如此强大的才气,它本身又是甚么呢?这就需求我们转头来旁观心的赋性。

这内里的大量内容,实在我是不太懂的。晚餐时候,我也问过刘大哥。

空性的第一种修法,与禅宗参话头差未几,察看心的来去生灭。如何察看心的赋性呢?本论是向来处、住处和去处三个方面来停止察看的,这个大师必然要记着。

如果心静下来了,也去看了,却始终没有空性的感受,此时又该如何办呢?我们还是要回到起点,像本来一样去思惟。在这个修法当中,不是去思惟心的来处、去处等等,而是要去察看心的存在之地。

第二部分,就把思惟行动及结果的次第,作了一个略缩版的先容。我畴昔不管是本身看书还是在庙里打坐,师父们都讲甚么空性,讲甚么菩提心。这些看法固然很多,但如何达到,就会靠悟了,没有详细的思路。

有人会提出疑问:心没有眼睛、没有耳朵,也没有触觉,它如何去看呢?

第三个,是察看心的去处。接着上面说的例子来讲,在看到这束鲜花今后,我会以为“这束花好标致”,以后就生起“能用这束花去供佛该多好啊”的动机,随即这个动机又消逝无踪,而不会持续不竭。那么,此时这个动机去那里了呢?针对这些疑问,将身材一一豆割化剖是最得当、最见效的体例。在逐步分化今后,我们就底子找不到它的去处。

“看书,或者做大礼拜,就这两样就行。至于找上师,这得看缘分,当然,我们也在留意。”刘大哥这一说,就非常了然,我安住于当下,当作一个调剂期就行。

“刘大哥还是不肯教我?”

这是证悟空性的修法之一,大师必然要珍惜这些修法,不要以为这都是显宗内里很简朴的体例,不值得去修。或许你们今后去听大美满的修法,也听不到更好的内容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