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元来高私故意,只将画是顾阿秀施在尼院的说与俊臣晓得,并未曾提起题画的人,就在院中为尼,以是俊臣但得知盗情,因画败露,老婆却无查处,竟不知只在画上,能够跟寻出来的。
不幸县尉孺人,忽作如来弟子。
舟人妄图能同道,一月空将新妇呼。
垂垂东方亮了,略略胆小了些。眺望林木当中,有屋宇暴露来。王氏道:“好了,有人家了。”吃紧走去,到得面前,昂首一看,倒是一个庵院的模样,门还关着。王氏欲待叩门,内心想道:“这里头不知是男僧女僧,万一敲开门来,是男僧,撞着不学好的,非礼相犯,不是才脱天罗,又罹地网?且不成冒昧。老是天已大明,就是船上有人追着,此处有了处所,能够叫唤求救,须不怕他了。只在门首坐坐,等他开出来的是。”斯须之间,只听得里头托的门栓晌处,开将出来,乃是一个女僮,出门担水。王氏心中喜道:“元来是个尼庵。”一径的走将出来。院主出来见了,问道:“女娘是那边来的?大朝晨到小院中。”王氏对蓦生人,未知好歹,不敢把实话说出来,哄他道:“妾是真州人,乃是永幕崔县尉次妻,大娘子凶悍非常,万般吵架。克日家主离职归家,泊舟在此。昨夜中秋弄月,叫妾取金杯喝酒,不料偶尔失手,落到河里去了。大娘子大怒,发愿需求置妾死地。妾自想料无活理,乘他睡熟,逃出至此。”院主道:“如此说来,娘子不敢归舟去了。故乡又远,若要别求匹偶,一时也未有其人。孤苦一身,那边安设是好?”王氏只是抽泣不止。
堪笑聪明崔俊臣,也应流浪一时浑。
字格类怀素,清劲不染俗。
王氏问得明白,记了顾阿秀的姓名,就提笔来写一首词在屏上。词云:
明日,高公晓得崔俊臣没人伏侍,赠他一奴一婢,又赠他好些川资,当日就道。他伉俪两个感念厚恩,不忍别离,大哭而行。王氏又同丈夫到尼院中来,院主及一院之人,见他好久不来,忽又改妆,个个惊奇。王氏备细说了遇合原因,并谢院主对待厚意。院主方才晓得顾阿秀劫夺是真,前日王氏所言妻妾不相容,乃是一时粉饰之词。院中人个个与他相好的,多不舍得他去。事出无法,各各含泪而别。伉俪两个同到永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