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后死,王欲置后而不决。使群臣议。薛公欲中王之意,因献十珥而美其一。旦日,因问美珥之地点。因劝立觉得王后。齐王大说,遂尊敬薛公。故交主之意欲见于外,则为人臣之所制。故老子曰:“塞其兑。闭其门,毕生不勤。”
晋文公伐原,与大夫期三日。三日而原不降。文公令去之。军吏曰:“原不过一二日将降矣。”君曰:“吾不知原三日而不得下也。以与大夫期,尽而不疲,失期得原,吾弗为也。”原人闻之,曰:“有君若此,可弗降也?”遂降。温人闻,亦请降。故老子曰:“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故“美言能够市尊,美行能够加人”。
成王问政于尹佚曰:“吾何德之行,而民亲其上?”对曰:“使之时而敬顺之。”王曰:“其度安在?”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王曰:“惧哉!王人乎。”尹佚曰:“六合之间,四海以内,善之则吾畜也,不善则吾仇也。昔夏、商之臣反仇桀、纣,而臣汤、武,宿沙之民皆自攻其君,而归神农,此世之所明知也。如何其无惧也?”故老子曰:“人之所畏,不成不畏也。”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献鱼,公仪子弗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弗受,何也?”答曰:“夫唯嗜鱼,故弗受。夫受鱼而免于相,虽嗜鱼,不能自给鱼;毋受鱼而不免于相,则能长自给鱼。”此明于为报酬己者也。故老子曰:“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忘我邪?故能成其私。”一曰:满足不辱。
白公胜得荆国,不能以府库分人。七日,石乙入曰:“不义得之,又不能布施。患必至矣!不能予人,不若焚之,毋令人害我!”白公弗听也。九日,叶公入,乃发大府之货以予众,出高库之兵以赋民。因此攻之。十有九日而禽白公。夫国非其有也,而欲有之,可谓至贪也;不能为人,又无以自为,可谓至愚矣!譬白公之啬也,何故异于枭之爱其子也?故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生长保也。”
晋伐楚,三舍不止。大夫请击之。庄王曰:“先君之时,晋不伐楚。及孤之身,而晋伐楚,是孤之过也。如何其辱群大夫?”曰:“先臣之时,晋不伐楚。今臣之身,而晋伐楚,此臣之罪也。请三击之。”王俯而泣。涕沾襟,起而拜群大夫。晋人闻之,曰:“君臣争以过为在己,且轻下其臣。不成伐也。”夜还师而归。老子曰:“能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跖之徒问跖曰:“盗亦有盗乎?”跖曰:“奚适其无道也!夫意而中藏者,圣也;入先者,勇也;出后者,义也;分均者,仁也;知可否者,智也。五者不备,而能成悍贼者,天下无之。”由此观之,盗贼之心,必托贤人之道而后可行。故老子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中国古籍全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