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相得之乐,真如翡翠之在丹霄,鸳鸯之游碧沼,无以过也。谁料乐极悲来,欢愉不上一年,撞着元政失纲,四方盗起。盐徒张士诚兄弟起兵高邮,本地一带郡县尽为所陷。部下有个李将军,领兵为前锋,到处官方掳掠美色女子。兵至淮安,闻说刘翠翠之名,带领一队仆人打进门来,看得中意,劫了就走。此时百口只好自顾性命,捧首鼠窜,阿谁敢向前争得一句?眼盼盼看他拥着去了。金定哭得个死而复活,欲待跟着军兵踪迹寻访他去,争奈元将官兵,北来征讨,两下辩论,兵戈不息,路断行人。恐怕没出处走去,撞在乱兵之手死了,也没说处。只得忍酸含苦,过了日子。
相见难为情,不如不相见。又昔日乐昌公主在杨越公处见了徐德言,做一首诗道:
信是人间情不泯,韩凭冢上有鸳鸯。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诗云:
长使德言藏破镜,终教子建赋游龙。
一自乡关动战锋,旧愁新恨几重重。
媒妈公然把这番话到刘家来复命,刘家父母爱女过火,心下只要成事。见媒妈说了金家自揣家贫,不能下礼,便道:“自古道,婚姻论财,夷虏之道,我家只要许得半子好,那在财礼?但是一件,他家既然不敷,我女到他家里,只怕难过日子,除非招入我每家里做个赘婿,这才使得。”媒妈再把此意到金家去说。这是倒在金家怀里去做的事,金家有何推托?千欢万喜,应允不迭。遂凭着刘家拣个好日,把金定招将畴昔。凡是一应币帛羊酒之类,多是女家自备了过来。向来有这话的:入舍半子只带着一张卵袋走。金家公然不费分毫,竟成了婚事。只因刘翠翠坚意看上了金定,父母拗他不得,只得曲意相从
好花移入玉栏干,秋色无缘得再看。
我愿东君勤企图,早移花树朝阳栽。
这个话本,在元顺帝至元年间,淮南有个民家姓刘,生有一女,名唤翠翠。生来聪明非常,见字便认,五六岁时便能朗读诗书。父母见他如此,筹议干脆送他到书院去,等他多读些在肚里,做个不带冠的秀才。邻近有个义学,请着个老学究,有好些生童在里头从他读书,刘老也把女儿送去退学。书院中有个金家儿子,叫名金定,生来俊雅,又兼赋性聪明。与翠翠一男一女,真是这一堂中超卓的了,况又是同年生的,书院中诸生多讽刺他道:“你们两个普通的聪明,又是普通的年纪,厥后毕竟是一对伉俪。”金定与翠翠固然口里不说,内心也公开有些自任,两下相爱。金生曾做一首诗赠与翠翠,以见相慕之意,诗云:
金生是个聪明的人,在他门下,知高识低,暖和待人,自内至外设一个不喜好他的。他又更加谨慎,说话也不敢声高。将军面前只要说他好处的,将军对劲自不必说。倒是金生主张只要安得身牢,寻个空便,见见老婆,剖抱怨情。亦且老婆跟着别人已经多年,不知贰亲信如何样了,也要与他说个倒断。”谁想自厅前一见以后,再不能勾相会。欲要与将军说那要见的意义,又恐怕生出狐疑来,反为不美。暗里要用些计算通个动静,怎当得闺阁通俗,表里隔断,再不得一个便处。
十二雕栏七宝台,东风到处艳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