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李世民举棋不定[第1页/共2页]

李道宗应道,“那还请陛下说个与李沐构和的底线。”

赶紧跪下道:“臣只是说出究竟,供陛下衡量利弊。绝无诽谤之意。”

“哎……承范说得是,只是朕担忧的是,如果与李沐血战,长安城将成一片废墟,而李沐到时就算攻不下长安,也可安闲退兵至江南,如此一来,朝廷气力大损,而李沐之江南却气力尚存,此消彼涨之下,江山危矣。”

听李世民这么一说,李道宗起家见礼道:“既然陛下想听臣的内心话,那臣自当实话实说。”

李道宗额头盗汗微出,“这……臣不敢妄言。”

“话说返来,如果李沐、李沂率军南下,陛下莫非真会杀死杨氏,以抨击李沐谋反吗?臣觉得此举有损陛下圣名,并且如果陛下真杀了杨氏,不但与事无补,反而更果断了李沐破城之心,也使得李沂愤而反戈一击,到时恐怕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

李世民摇点头道:“现在李沐箭在弦上,岂会不发?再说了,真要朕派人与之构和,成也罢了,若不成朕的颜面安在?何况,又安知李沐不会狮子大开口,提出一些朕没法接管的前提呢?”

“哦……此话怎讲?”

李世民越听神采越冷,“回旋余地?江夏王这是认定朕会输了这一仗吗?”

PS:感激书友“legion”的打赏,书友们的支撑是我码字的动力。

就算要措置长孙无忌,也找不到证据啊。

李道宗一惊,刚不是但说无妨吗?如何一下子就翻脸了呢?

李道宗闻言眼睛里精光一闪,没有接话。

李世民点点头道:“朕也是如此想的。”

“谢陛下。以臣之见,杨氏逃离都城该算功德,起码不是好事。”

如果疑点,各处都是。

李道宗悄悄看了看李世民的神采,“那陛下的意义是……?”

李世民点头鼓励道:“但说无妨。”

“哎……朕晓得,你说得有理,杨氏就算没有出逃,到现在恐怕也是一个烫手山芋。杀也不是,放也不是,如许逃了,也不算是好事。可眼下最要紧的是如何禁止萧关叛军南下。”

可现在长孙无忌掌控朝堂,独揽朝政。

李世民迟疑了好久,“只是据长孙无忌所说,李沐带杨氏逃离都城,不知去处。就算朕派人与他构和,恐怕一时也找不到他的人啊。”

这的确就是血洗长孙府的翻版。

这背后,必定是长孙无忌无疑。

李世民微微点头。

李道宗道:“陛下只须先派出亲信之人,暗里去探探口气便是。若成最好,解了长安之危,更可顺势收回太尉的权益。若不成,陛下不认便是。”

“如何制止?”

为报答书友一向以来支撑,早晨加更一章。

“臣觉得,李沐羽翼已经饱满,他现在把握江南十九州之地,平常的封赏恐怕满足不了他的胃口,故臣觉得……全部江南道,或答应以令他罢兵。”

李道宗古怪一笑,“陛下应当晓得,平康坊中有李沐的酒楼和乐坊,或许去那问问,就算得不到李沐的动静,将话传出去,应当还是能够的。”

“承范有何建议?”

李道宗踌躇了一会,道:“臣有一言,不晓得当讲不当讲。”

“杨氏被羁押,李沂顶住萧关李沐雄师,只是权宜之计。为得是让长安整肃防备争夺时候。并没法窜改李沐的打算和两边的气力对比。”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