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三军振奋[第1页/共3页]

李隆基淡淡嗯了一声,俄然又问道:“太子克日在做甚么?”

坐在大殿内,李隆基笑容稳定,表情仍然极其光辉。

宣旨的舍人走后,将士们再也不必压抑,顿时爆出一阵阵欢畅的吼声。

“没有,哥舒翰代替高仙芝任潼关守将不到半月,估摸正在磨合将士,提振军心。”

…………

李隆基在冲突的心机下,不得不愿意肠挑选了晋升顾青的爵位。

镇静的干劲过了好久才垂垂减退,李隆基神采凝重起来。

刚才的两员部将是杀给史思明看的,本来怒极的安禄山筹算一刀将史思明砍了,毕竟史思明才是五万叛军的主将,因为他的轻敌而形成如此惨败,但史思明是安禄山麾下第一大将,此时恰是用人之际,阵前斩将殊为不吉,安禄山只好杀了史思明的两员部将,算是杀鸡儆猴。

吼声震天,惊起一群栖枝的燕雀。

晋爵的欢愉只是长久的半晌,全军将士欢娱之时,顾青俄然板起脸道:“众将随我入帐议事,奉天子旨意,明日安西军开赴潼关,这一战,是初次与叛军主力正面相抗,必须打出安西军的威风来,不要被封赏迷昏了脑筋,叛军未灭,不成懒惰!”

高力士谨慎翼翼隧道:“陛下,洛阳已被光复,陛下是否仍有离京巡幸之意?”

将领们纷繁施礼:“奋勇杀敌!”

晋爵就晋爵吧,顾青立下的功绩确切值得晋爵。反过来想想,杨国忠靠着杨贵妃的兄长身份,当年寸功未立,李隆基还给他封了个“卫国公”,顾青领安西军将士在火线疆场浴血厮杀,以命博军功,才堪堪换来了一个县公爵,说来顾青也算是受委曲了。

潼关外,叛军大营。

第二大城池被光复,这就是拂晓前一道激烈的刺破暗中的光。

不肯晋爵,但不得不晋爵。

本来他对顾青可否光复洛阳是不抱但愿的,当初的调兵圣旨只是对顾青的一种警告,揭示皇权严肃,李隆基觉得安西军到了洛阳城外后,随便闲逛一圈便会明智地退兵,没想到,安西军竟然真将洛阳城打下来了。

飞马入营,全军欢娱。

“潼关可有战报传来?”

两具尸首是史思明的部将,安禄山刚才在帅帐内当着众将的面,亲手杀了史思明的两名部将。

总之,顾青必必要晋爵,李隆基再不甘心也要晋封,这已不是能够凭他小我喜恶能够随便决定的事,而是顾青现在在长安臣民的心中已经有了声望。

大唐中期今后,朝廷晋爵者极少。帝王富有四海,不管犒赏任何东西都不皱眉,唯独爵位这东西,是帝王最不肯给的。

…………

身后的将士们纷繁抱拳施礼,齐声拥戴道:“公爷挽扶社稷,王公百世!”

高力士笑道:“说来顾青治军倒是很有章法,老奴传闻顾青的安西军中军法森严,开赴之时顾青便当众宣了军令,不准踩踏农田,不准劫掠骚扰百姓,不准祸害妇女等等,违令者斩首。但顾青对奋勇杀敌的将士又非常风雅,传闻将士们斩敌首级一枚可领五十文赏钱,斩敌营官校尉可领百文,想必这便是安西军将士数战数捷的启事了。”

李隆基哼了一声,道:“哥舒翰也老了,不复当年‘常胜将军’之勇矣,大唐的将来,还要靠那些年青些的文臣武将啊,看看顾青的安西军,再看看哥舒翰,两厢比较,高低立见,顾青比他争气多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