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温王重茂为襄王,充集州刺史,遣中郎将将兵五百就防之。
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裴谈贬蒲州刺史。
郑愔貌丑多须,既败,梳髻,著妇人服,匿车中;擒获,被鞫,股栗不能对。张灵均神情自如,顾愔曰:“吾与此人发难,宜其败也!”与愔皆斩于东都会。初,愔附来俊臣得进;俊臣诛,附张易之;易之诛,附韦氏;韦氏败,又附谯王重福,竟坐族诛。严善思免死,流静州。万骑恃讨诸韦之功,多暴横,长安中苦之;诏并除外官。又停以户奴为万骑;更置飞骑,隶左、右羽林。
己巳,以右御史大夫解琬为朔方大总管。琬考按三城戍兵,奏减十万人。
乙酉,葬孝和天子于定陵,庙号中宗。朝议以韦后有罪,不该祔葬。追谥故英王妃赵氏曰和思顺圣皇后,求其瘗,莫有知者,乃以祎衣招魂,覆以夷衾,祔葬定陵。
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
瓃与姚元之密言于上曰:“宋王陛下之元子,豳王高宗之长孙,承平公主交构其间,将使东宫不安。请出宋王及豳王皆为刺史,罢岐、薛二王左、右羽林,使为左、右率以事太子。承平公主请与武攸暨皆于东都安设。”上曰:“朕更无兄弟,惟承平一妹,岂可远置东都!诸王惟卿所处。”乃先下制云:“诸王、驸马自今毋得典禁兵,见任者皆改它宫。”
辛酉,更以西城为金仙公主,隆昌为玉真公主,各为之造观,逼夺民居甚多,勤奋数百万。右散骑常侍魏知古、黄门侍郎李乿谏,皆不听。
十一月,戊申朔,以姚元之为中书令。
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天子下
冬,十月,甲辰,上御承天门,引韦安石、郭元振、窦怀贞、李日知、张说宣制,责以“政教多阙,水旱为灾,府库益竭,僚吏日滋;虽朕之薄德,亦帮手非才。安石可左仆射、东都留守,元振可吏部尚书,怀贞可左御史大夫,日知可户部尚书,说可左丞,并罢政事”。以吏部尚书刘幽求为侍中,右散骑常侍魏知古为左散骑常侍,太子詹事崔湜为中书侍郎,并同中书门下三品;书中侍郎陆象先同平章事。皆承平公主之志也。
玄月,辛未,以太子少师致仕唐休瓃为朔方道大总管。
己未,以太仆卿郭元振、中书侍郎张说并同平章事。
壬子,侍中韦安石罢为太子少保,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吕苏瑰罢为少傅。
甲寅,追复裴炎官爵。
象先清净寡欲,谈吐高远,为时人所重。湜私侍承平公主,公主欲引觉得相,湜请与象先同升,公主不成,湜曰:“但是湜亦不敢当。”公主乃为之并言于上。上不欲用湜,公主涕零以请,乃从之。
僧慧范恃承平公主势,逼夺民产,御史大夫薛谦光与殿中侍御史慕容珣奏弹之。公主诉于上,出谦光为岐州刺史。
乙丑,追立妃刘氏曰肃明皇后,陵曰惠陵;德妃窦氏曰昭成皇后,陵曰靖陵。皆招魂葬于东都城南,立庙京师,号仪坤庙。窦氏,太子之母也。
旧制,三品以上官册授,五品以上制授,六品以下敕授,皆委尚书省奏拟,文属吏部,武属兵部,尚书曰中铨,侍郎曰东西铨。中宗之末,嬖幸用事,推举混合,无复法纪。至是,以宋瓃为吏部尚书,李乿、卢从愿为侍郎,皆不畏强御,请谒路绝。集者万馀人,留者三铨不过二千,人服其公。以姚元之为兵部尚书,陆象先、卢怀慎为侍郎,武选亦治。从愿,承庆之族子;象先,元方之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