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命宣武节度使李嗣源将宿卫兵三万七千人赴汴州,遂如幽州御契丹。
庚寅,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赵光胤卒。
己酉,帝发兴唐,自德胜济河,历杨村、戚城,观当年战处,唆使群臣觉得乐。
帝将伐蜀,辛卯,诏天下括市战马。
初,唐僖、昭之世,寺人虽盛,何尝有建节者。蜀安重霸劝王承休求秦州节度使,承休言于蜀主曰:“秦州多美妇人,请为陛下采择以献。”蜀主许之,庚午,以承休为天雄节度使,封鲁国公;以龙武军为承休牙兵。
太后自与太妃别,常忽忽不乐,虽娱玩盈前,何尝解颜;太妃既别太后,亦邑邑成疾。太后遣中使医药接踵于道,闻疾略加,辄不食,又谓帝曰:“吾与太妃恩如兄弟,欲自往省之。”帝以天暑道远,苦谏,久之乃止,但遣皇弟存渥等往迎侍。蒲月,丁酉,北都奏太妃薨。太后哀思不食者累日,帝宽譬不离摆布。太后自是得疾,又欲自往会太妃葬,帝力谏而止。
辛卯,蜀主改来岁元曰咸康。
乙亥,蜀主之前武德节度使兼中书令徐延琼为都城表里马步都批示使。延琼以外戚代王宗弼居旧将之右,众皆不平。壬午,北京言契丹寇岚州。
同光三年乙酉,公元九二五年春,正月,甲午朔,蜀大赦。
丙子,李嗣源奏败契丹于涿州。
十一月,蜀主遣其翰林学士欧阳彬来聘。彬,衡隐士也。又遣李彦稠东还。
自春夏大旱,六月,壬申,始雨。
癸卯,帝帅亲军猎于伊阙,命从官拜梁太祖墓。涉历山险,连日不止,或夜合围;士卒坠崖谷死及折伤者甚众。丙午,还宫。
诏平卢节度使苻习治酸枣遥堤以御决河。
夏,四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上以契丹为忧,与郭崇韬谋,以威名老将寥落殆尽,李绍斌位望素轻,欲徙李嗣源镇真定,为绍斌援助,崇韬深觉得便。时崇韬领真定,上欲徙崇韬镇汴州,崇韬辞曰:“臣内典枢机,外预大政,繁华极矣,何必更领藩方?且群臣或从陛下岁久,身经百战,所得不过一州。臣无汗马之劳,徒以侍从摆布,时赞圣谟,致位至此,常不自安;今因委任勋贤,使臣得解旄节,乃大愿也。且汴州关东冲要,地富人繁,臣既不至治所,徒令别人摄职,何异空城!非以是固国基也。”上曰:“深知卿忠尽,然卿为朕画策,剿袭汶阳,保固河津,既而自此路乘虚直趋大梁,成朕帝业,岂百战之功可比乎!今朕贵为天子,岂可使卿曾无尺寸之地乎!”崇韬固辞不已,上乃许之。庚辰,徙李嗣源为成德节度使。汉主闻帝灭梁而惧,遣宫苑使何词入贡,且觇中国强弱。甲申,词至魏。及还,言帝骄淫无政,不敷畏也。汉主大悦,自是不复通中国。帝性刚好胜,不欲权在臣下,入洛以后,信伶宦之谗,颇疏忌老将。李嗣源家在太原,三月,丁酉,表卫州刺史李从珂为北京内牙马步都批示使以便其家,帝怒曰:“嗣源握兵权,居大镇,军政在吾,安得为其子奏请!”乃黜从珂为突骑批示使,帅数百人戍石门镇。嗣源忧恐,上章申理,久之方解。辛丑,嗣源乞至东京朝觐,不准。郭崇韬以嗣源功高位重,亦忌之,私谓人曰:“总管令公非久为人下者,皇家后辈皆不及也。”密劝帝召之宿卫,罢其兵权,又劝帝除之,帝皆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