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如转轮王,能与统统乐,四等亦如是,与诸菩萨乐。”

尔时,统统处文殊师利菩萨,各于佛所,同时发声,说此颂言:

或见坐道场,觉知统统法,到功德此岸;痴暗烦恼尽。

亦如众鸟类,从[穀-禾+卵]而得出,音声各分歧,业性亦如是。

“众生无聪明,爱刺所伤毒,为彼求菩提,诸佛法如是。

亦如风性一,能吹统统物,风无一异念,诸佛法如是。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宝首菩萨言:“佛子,统统众生,等有四大,无我、无我所,云何而有刻苦、受乐,端方、丑恶,内好、外好,少受、多受,或受现报,或受后报?然法界中,无美、无恶。”

如人持日珠,不以物承影,火终不成得,懒惰者亦然。

诸佛真金色,非有遍诸有,随众生心乐,为说寂灭法。”

如在四衢道,广说众功德,内自无实德,不可亦如是。”

志乐佛功德,其心永不退,住于清冷慧,如是业应作。

眼耳鼻舌身,情意诸情根,以此常流转,而无能转者。

比方微少火,樵湿速令灭,于佛教法中,懒惰者亦然。

统统佛法皆了然,常观三世无厌倦,虽缘境地不别离,此难思者便利力。

众生利诱失正道,常行邪径入暗宅,为彼大燃正法灯,永作照明是其行。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法首菩萨言:“佛子,如佛所说:‘如有众生,受持正法,悉能除断统统烦恼。’何故复有受持正法而不竭者?随贪、瞋、痴,随慢、随覆、随忿、随恨、随嫉、随悭、随诳、随谄,权势所转,无有离心。能受持法,何故复于心行以内起诸烦恼?”

众生及国土,统统皆寂灭,无依无别离,能入佛菩提。

摆脱明行者,无数无等伦,人间诸因量,求过不成得。

时,贤首菩萨以颂答曰:

又如长风起,遇物咸鼓扇,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

尔时,光亮过十天下,遍照东方百天下;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彼诸天下中,皆有百亿阎浮提,乃至百亿色究竟天,此中统统,悉皆明现。彼一一阎浮提中,悉见如来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所共环绕。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其大菩萨,谓文殊师利等;所向来国,谓金色天下等;本所事佛,谓不动智如来等。

如来非以相为体,但是无相寂灭法,身相威仪悉具足,人间随乐皆得见。

统统众生心,普在三世中,如来于一念,统统悉明达。”

如以一毛端,而取大海水,欲令尽干竭,懒惰者亦然。

又如劫火起,欲以少水灭,于佛教法中,懒惰者亦然。

普见于诸法,二边皆舍离,道成永不退,转此无等轮。

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或有见削发,摆脱统统缚,修治诸佛行,常悲观寂灭。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财首菩萨言:“佛子,统统众生非众生,云何如来随当时、随其命、随其身、随其行、随其解、随其谈吐、随其心乐、随其便利、随其思惟、随其察看,于如是诸众生中,为现其身,教养调伏?”

思惟诸国土,色与非色相,统统悉能知,如是业应作。

随众生心乐,及以业果力,如是见不同,此佛威神故。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