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天帝释白法慧菩萨言:“佛子,菩萨初发菩提之心,所得功德,其量多少?”
魔王宫殿悉摧破,众生翳膜咸除灭,离诸别离心不动,善了如来之境地。
佛力无量此亦然,比方虚空无有边,为令众生得摆脱,亿劫勤修而不倦。
其心清净无所依,虽观深法而不取,如是思惟无量劫,于三世中无所著。
各种思惟妙功德,善修无上第一业,于诸胜行恒不舍,专念天生统统智。
随顺思惟说法界,经无量劫不成尽,智虽善入无处所,无有疲厌无所著。
十方天下诸众生,欲解便利意所行,及以虚空际可测,发心功德难知量。
众生业惑续诸趣,断此诸趣得寂灭,各种漏法永不生,并其习种悉了知。
众生欲解心所乐,诸根便利行各别,于一念中悉了知,统统智智心划一。
众生心乐悉了知,如是随宜为说法,于诸染净皆通达,令彼修治入于道。
又教亿众成缘觉,获无诤行奥妙道,以彼而校菩提心,算数比方无能及。
菩萨于一毛孔中,普现十方无量刹,或有杂染或清净,各种业作皆能了。
究竟虚空等法界,统统统统诸人间,如诸佛法皆往诣,如是发心无退转。
于诸如来作父想,为利众生修觉行,聪明善巧通法藏,入深智处无所著。
无量诸佛妙法藏,随顺察看悉能入,众生根行靡不知,到如是处如世尊。
统统人间唯想力,以智而入心恐惧,思惟诸法亦复然,三世推求不成得。
无量大愿难思议,愿令众生悉清净,空无相愿无依处,以愿力故皆较着。
畴昔将来及现在,统统劫数无边量,此诸劫数犹可知,发心功德无能测。
众生是处若非处,及以诸业感报别,随顺思惟入佛力,于此统统悉了知。
众生心行可数知,国土微尘亦复然,虚空边沿乍可量,发心功德无能测。
统统人间各种性,各种所行住三有,利根及与中下根,如是统统咸察看。
已住究竟一乘道,深切奥妙最上法,善知众生时非时,为好处故现神通。
已获如来胜三昧,善入诸法智增加,信心不动如须弥,普作群生功德藏。
“佛子,复置此喻。借使有人,于一念顷,能知东方无数天下统统众生各种欲乐;念念如是,尽阿僧祇劫。次第广说,乃至第十。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此十方众生统统欲乐,可知边沿;菩萨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根,无有能得知其际者。何故故?佛子,菩萨不齐限,但为知尔所众生欲乐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尽知统统天下统统众生各种欲乐,广说乃至,欲尽知统统欲乐网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天帝言:“佛子,此人功德,唯佛能知,其他统统无能量者。”
哀愍众生泛博智,普摄统统同于己,知空无相无实在,而行其心不懈退。
其心泛博如虚空,于三世事悉明达,统统迷惑皆除灭,正观佛法无所取。
尔时,正念天子白法慧菩萨言:“佛子,统统天下诸菩萨众,依如来教,染衣削发,云何而得梵行清净,从菩萨位逮于无上菩提之道?”
统统独觉声闻乘,色界诸禅三昧乐,及无色界诸三昧,悉以发心作其本。
“佛子,复置此喻。借使复有第二人,于一念中,能作前人及无数天下统统众生无数劫中扶养之事;念念如是,以无量种扶养之具,扶养无量诸佛如来,及无量天下统统众生,经无量劫。其第三人,乃至第十人,皆亦如是,于一念中能作前人统统扶养;念念如是,以无边、无等、不成数、不成称、不成思、不成量、不成说、不成说不成说扶养之具,扶养无边乃至不成说不成说诸佛,及尔许天下统统众生,经无边乃至不成说不成说劫。至佛灭后,各为起塔,其塔高广。乃至住劫,亦复如是。佛子,此前功德比菩萨初发心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故故?佛子,菩萨摩诃萨不齐限,但为扶养尔所佛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扶养尽法界、虚空界,不成说不成说十方无量去、来、现在统统诸佛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是心已,能知前际统统诸佛始成正觉及般涅槃,能信后际统统诸佛统统善根,能知现在统统诸佛统统聪明。彼诸佛统统功德,此菩萨能信、能受、能修、能得、能知、能证、能成绩,能与诸佛划一一性。何故故?此菩萨为不竭统统如来种性故发心,为充遍统统天下故发心,为度脱统统天下众生故发心,为悉知统统天下成坏故发心,为悉知统统众生垢净故发心,为悉知统统天下三有清净故发心,为悉知统统众生心乐烦恼风俗故发心,为悉知统统众存亡此生彼故发心,为悉知统统众生诸根便利故发心,为悉知统统众生心行故发心,为悉知统统众生三世智故发心。以发心故,常为三世统统诸佛之所忆念,当得三世统统诸佛无上菩提;即为三世统统诸佛与其妙法,即与三世统统诸佛体性划一;已修三世统统诸佛助道之法,成绩三世统统诸佛力、无所畏;寂静三世统统诸佛不共佛法,悉得法界统统诸佛说法聪明。何故故?以是发心,当得佛故。应知此人即与三世诸佛划一,即与三世诸佛如来境地划一,即与三世诸佛如来功德划一,得如来一身、无量身究竟划一实在聪明。才发心时,即为十方统统诸佛所共称叹,即能说法教养调伏统统天下统统众生,即能震惊统统天下,即能光照统统天下,即能扑灭统统天下诸恶道苦,即能严净统统国土,即能于统统天下中示现成佛,即能令统统众生皆得欢乐,即能入统统法界性,即能持统统佛种性,即能得统统佛聪明光亮。此初发心菩萨,不于三世少有所得,所谓:若诸佛,若诸佛法;若菩萨,若菩萨法;若独觉,若独觉法;若声闻,若声闻法;若人间,若人间法;若出人间,若出人间法;若众生,若众生法。唯求统统智,于诸法界,心无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