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天下中,示现如来身,广说奥妙法,其心无所著。
如幻所作色,无生亦无起,佛身亦如是,示现无有生。”
尔时,英勇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以佛为境地,专念而不息,此人得见佛,其数与心等。
十方无量诸国土,统统佛处皆往诣,于中睹见大悲尊,靡不恭敬而瞻奉。
比方净满月,普现统统水,影象虽无量,本月未曾二。
欲求统统智,速成无上觉,应以净妙心,修习菩提行。
精勤察看统统法,随顺思唯有非有,如是趣于实在理,得入甚深无诤处。
汝观牟尼尊,所何为独特,充满于法界,统统悉无余。
尔时,金刚幢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佛所知见诸众生,尽皆摄取无不足,誓愿皆令得摆脱,为彼修行大欢乐。
不求色声香与味,亦不企求诸妙触,但为救度诸群生,常求无上最胜智。
统统人师子,无量安闲力,示现念等身,其身各分歧。
正觉无来处,去亦无所从,清净妙色身,神力故闪现。
大士游行诸天下,悉能安隐诸群生,普使统统皆欢乐,修菩萨行无厌足。
尔时,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万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从万佛刹微尘数国土外诸天下中,来诣佛所。其名曰:金刚幢菩萨、坚毅幢菩萨、英勇幢菩萨、光亮幢菩萨、智幢菩萨、宝幢菩萨、精进幢菩萨、离垢幢菩萨、星宿幢菩萨、法幢菩萨。所向来国,谓:妙宝天下、妙乐天下、妙银天下、妙金天下、妙摩尼天下、妙金刚天下、妙波头摩天下、妙优钵罗天下、妙栴檀天下、妙香天下。各于佛所,净修梵行,所谓:无尽幢佛、风幢佛、摆脱幢佛、威仪幢佛、明相幢佛、常幢佛、最胜幢佛、安闲幢佛、梵幢佛、察看幢佛。其诸菩萨,至佛所已,顶礼佛足;以佛神力,即化作妙宝藏师子之座,宝网弥覆,周匝遍满;诸菩萨众,随所来方,各于其上结跏趺坐。其身悉放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清净光亮,此无量光皆从菩萨清净心宝离众过恶大愿所起,显现统统诸佛安闲清净之法;以诸菩萨划一愿力,能普救护统统众生,统统人间之所乐见,见者不虚,悉得调伏。其菩萨众,悉已成绩无量功德,所谓:遍游统统诸佛国土,无所停滞,见无依止清净法身;以聪明身,现无量身,遍往十方承事诸佛;入于诸佛无量无边不成思议安闲之法,住于无量统统智门,以智光亮善了诸法;于诸法中得无所畏,随所演说,穷将来际;辩才无尽,以大聪明开总持门,慧眼清净入深法界,聪明境地无有边沿,究竟清净犹若虚空。如此天下兜率天宫,诸菩萨众如是来集;十方统统兜率天宫,悉有如是名号菩萨而来集会,所向来国、诸佛名号,亦皆划一,无有不同。
“统统诸导师,身同义亦然,普于十方刹,随应各种现。
“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槃,以本大愿力,示现安闲法。
若能于人间,阔别统统著,无碍心欢乐,于法得开悟。
无量国土中,导师兴于世,随其愿力故,普应于十方。”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佛法而为所缘,起泛博心、不退转心,无量劫中修集罕见可贵心宝,与统统诸佛悉皆划一。菩萨如是观诸善根,信心清净,大悲坚毅,以甚深心、欢乐心、清净心,最胜心、柔嫩心、慈悲心、怜愍心、摄护心、好处心、安乐心,普为众生实在回向,不但口言。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回向之时,作是念言:‘以我善根,愿统统趣生、统统众生,皆得清净;功德美满,不成沮坏,无有穷尽;常得尊敬,正念不忘;获决定慧,具无量智;身、口、意业,统统功德,美满寂静。’又作是念:‘以此善根,令统统众生承事扶养统统诸佛,无空过者;于诸佛所,净信不坏;听闻正法,断诸迷惑,忆持不忘,如说修行;于如来所,起恭敬心,身业清净,安住无量泛博善根;永离贫困,七财满足;于诸佛所,常随修学,成绩无量胜妙善根,划一悟解,住统统智,以无碍眼等视众生;众相严身,无有玷缺;言音净妙,功德美满,诸根调伏,十力成绩,善心满足,无所依住。令统统众生普得佛乐,得无量住,住佛所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