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一[第1页/共9页]

尔时,世尊从眉间出清净光亮,名菩萨力焰明,百千阿僧祇光亮觉得家属,普照十方统统天下靡不周遍,三恶道苦皆得歇息;又照统统如来众会,闪现诸佛不思议力;又照十方统统天下,统统诸佛所加说法菩萨之身;作是事已,于上虚空中成大光亮云网台而住。时,十方诸佛悉亦如是,从眉间出清净光亮,其光名号、家属、功课悉同于此,又亦照此娑婆天下佛及大众,并金刚藏菩萨身、师子座已,于上虚空中成大光亮云网台。光阴台中,以诸佛威神力故而说颂言:

“愿说最安隐,菩萨无上行,别离于诸地,智净成正觉。

比方大商主,为利诸商众。问晓得险易,安隐至大城。

如彼无尽期,我愿亦复然。如是发大愿,心柔嫩调顺。

“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入菩萨初地门,广说则有无量无边百千阿僧祇不同事。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初地,多作阎浮提王,豪贵安闲,常护正法,能以大施摄取众生,善除众生悭贪之垢,常行大施无有穷尽。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统统诸所功课,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不离念同业菩萨,不离念菩萨行,不离念诸波罗蜜,不离念诸地,不离念力,不离念恐惧,不离念不共佛法,乃至不离念具足统统种、统统智智。复作是念:‘我当于统统众生中为首、为胜、为殊胜、为妙、为奥妙、为上、为无上、为导、为将、为帅,乃至为统统智智依止者。’是菩萨若欲舍家于佛法中勤行精进,便能舍家、老婆、五欲,依如来教削发学道。既削发已,勤行精进,于一念顷,得百三昧,得见百佛,知百佛神力,能动百佛天下,能过百佛天下,能照百佛天下,能教养百天下众生,能住寿百劫,能知前后际各百劫事,能入百法门,能示现百身,于一一身能示百菩萨觉得家属;若以菩萨殊胜愿力安闲示现,过因而数,百劫、千劫、百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尔时,大智无所畏金刚藏菩萨闻说是已,欲令众会心欢乐故,为诸佛子而说颂言:

始得入初地,即超五怖畏,不活死恶名,恶趣众威德。

统统毛端处,一时成正觉。如是等大愿,无量无边沿。

无生亦无灭,性净恒寂然,离垢聪明人,彼智所行处。

菩萨最胜道,好处诸群生,如是初地法,我今已说竟。”

菩萨住于此,净修于十地,所作无停滞,具足不竭绝。

不贪于利养,唯乐佛菩提,一心求佛智,专精无异念。

慈悲及愿力,出世上天行,次第美满心,智行非虑境。

微细难可见,离念超心肠,出世佛境地,闻者悉利诱。

信解极泛博,志乐亦清净,为求佛聪明,发此无上心。

“佛子,此菩萨以大悲为首,广弘愿乐无能沮坏,转更勤修统统善根而得成绩,所谓:信增上故,多净信故,解清净故,信决定故,产生悲愍故,成绩大慈故,心无疲懈故,忸捏寂静故,成绩温和故,敬顺尊敬诸佛教法故,日夜修习善根无厌足故,靠近善知识故,常爱乐法故,求多闻无厌足故,如所闻法正察看故,心无依著故,不耽著利养、名闻、恭敬故,不求统统资生之物故,生如宝心无厌足故,求统统智地故,求如来力、恐惧、不共佛法故,求诸波罗蜜助道法故,离诸谄诳故,如说能行故,常护实语故,不污如来家故,不舍菩萨戒故,生统统智心如山王不动故,不舍统统人间事成绩出人间道故,集助菩提分法无厌足故,常求上上殊胜道故。佛子,菩萨成绩如是净治地法,名为安住菩萨欢乐地。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