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财孺子于普贤菩萨毛孔刹中,或于一刹经于一劫如是而行,乃至或有经不成说不成说佛刹微尘数劫如是而行,亦不于此刹没、于彼刹现,念念周遍无边刹海,教养众生,令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时,文殊师利遥伸右手,过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财顶,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人,若离信根,心劣忧悔,功行不具,退失精勤,于一善根心生住著,于少功德便觉得足,不能善巧建议行愿,不为善知识之所摄护,不为如来之所忆念,不能了知如是法性、如是理趣、如是法门、如是所行、如是境地;若周遍知、若各种知、若尽源底,若解了、若趣入、若讲解、若别离、若证知、若获得,皆悉不能。”
或见无量亿千劫,作佛事已入涅槃;或见今始成菩提,或见正修诸妙行。
又,善财孺子靠近佛刹微尘数诸善知识所得善根、聪明光亮,比见普贤菩萨所得善根,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百千亿分乃至算数比方亦不能及是。善财孺子从初发心,乃至得见普贤菩萨,于此中间所入统统诸佛刹海,今于普贤一毛孔中一念所入诸佛刹海,过前不成说不成说佛刹微尘数倍;如一毛孔,统统毛孔悉亦如是。
“善男人,如有众生见闻于我清净刹者,必得生此清净刹中;如有众生见闻于我清净身者,必得生我清净身中。善男人,汝应观我此清净身。”
或见布施或持戒,或忍或进或诸禅,般若便利愿力智,随众生心皆示现。
佛以畴昔修诸行,能随所乐演妙音,偶然计念此与彼,我为谁说谁不说。
如来智月出人间,亦以便利示增减,菩萨心水现其影,声闻星宿无光色。
尔时,善财孺子依弥勒菩萨摩诃萨教,渐次而行,经过一百一十余城已,到普门国苏摩那城,住其门所,思惟文殊师利,随顺察看,周旋求觅,希欲奉觐。
若人志劣无慈愍,讨厌存亡自求离;令其闻说三脱门,使得出苦涅槃乐。
或闻施戒忍精进,禅定般若便利智,或闻慈悲及喜舍,各种音辞各不同。
比方龙王降大雨,不从身出及心出,而能沾洽悉周遍,涤除酷热使清冷。
或住夜摩兜率天,化乐安闲魔王所,居处摩尼宝宫殿,说实在施令调伏。
善财孺子见普贤菩萨如是无量不成思议大神通力,即得十种智波罗蜜。多么为十?所谓:于念念中,悉能周遍统统佛刹智波罗蜜;于念念中,悉能往诣统统佛所智波罗蜜;于念念中,悉能扶养统统如来智波罗蜜;于念念中,普于统统诸如来所闻法受持智波罗蜜;于念念中,思唯统统如来法轮智波罗蜜;于念念中,知统统佛不成思议大神通事智波罗蜜;于念念中,说一句法尽将来际辩才无尽智波罗蜜;于念念中,以深般若观统统法智波罗蜜;于念念中,入统统法界实相海智波罗蜜;于念念中,知统统众生心智波罗蜜;于念念中,普贤惠行皆现在前智波罗蜜。
或见日藏世所尊,住善光亮清净土,及与灌顶诸菩萨,充遍十方而说法。
涅槃沉寂未曾异,智行胜劣有不同;比方虚空体性一,鸟飞远近各分歧。
如来难可得见闻,无量亿劫今乃值,如优昙华时一现,是故应听佛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