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宣麻拜相亏一篑(三)[第2页/共3页]

“刑部尚书张均、驸马都尉张垍乃前任相国张说之子,为政多年,官声甚佳,皆有为相之才。”王正见保举道。

“安卿此言怎讲?”李隆基并未指责安禄山的无礼。

“哥舒卿镇守西陲,屡胜吐蕃,功劳丰伟,可封西平郡王。”李隆基一锤定音。

“王都护,汝之前在奏章中不是信誓旦旦要入相吗?如何出尔反尔?”安思顺明白安禄山不便利辩驳,主动跳出来。

待哥舒翰退下后,李亨起家道:“父皇,儿臣觉得,北庭都护王正见先破突骑施、后胜黑衣大食,威震河中,可封北平郡王。”

“陛下,以微臣之见,封王易、拜相难,不若先易后难。”李林甫测度着李隆基的情意,站出来打圆场。

“东平郡王,切莫君前失礼。”李林甫清了清嗓子:“何人封王,皆听圣裁。”

“启禀父皇,儿臣觉得东平郡王戍守幽州多年,劳苦功高,当入中书门下为相,统管兵部。”李亨率先将锋芒对准安禄山。

(本章未完,请翻页)后,吾愈发明白令尊与霨郎君为何汲汲于减弱安禄山、钳制节镇之权,故劝殿下接管。”李泌是王正见与李亨相同的中间人。

“你!”安禄山勃然变色,却被安思顺生生拉住。

“不成!”杨国忠急道:“说句获咎东平郡王的话,天下皆知安郡王目不识丁,如此岂能摒挡中书门下政事?”

经严庄查探,安禄山得知王正见用雪莲丸拉拢了李相。孔殷间安禄山想不出令李林甫转意转意的体例,只好服从吉温的建议,找堂兄安思顺商讨,请他朝议时出言互助。同时飞鸽传令高贵和史思明,让他们随时待命。

“陛下谬赞,微臣惶恐。”王正见仓猝顿首道:“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远征大勃律、南讨吐蕃,功劳更在某之上。西征石国,高节帅乃行军大总管,某不过附之骥尾,因人成事,故臣保举高节帅为北平郡王。”

“王卿不必多心,礼尚来往乃人之常情。”李隆基挥手表示王正见不必严峻,他乐见王正见周旋于各派,而非独敬东宫:“安卿已封东平郡王,朕思之六合有四方,欲再封西平、北平、南平三位郡王,不知诸卿有何观点?”

“恰是如此!东平郡王虽擅带兵,却不通文墨,拜相恐贻笑风雅。”哥舒翰不放过任何能够热诚安禄山的机遇。

“安节帅,某在奏章中写的是恳请入朝为官,而非贪求拜相。吾说到做到,毫不会行欺君罔上之事。”王正见咬文嚼字、反击锋利。

“石堡之战折损数镇精兵三万余,哥舒节帅的军功也太血腥了吧?”安禄山毫不包涵讽刺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不清边将之间错综庞大的连累。李隆基安坐御榻之上,俯视着为封王和拜相争斗不休的文武群臣,心生威福皆由己出、陟罚臧否皆由己定的称心。

“陛下,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拔石堡、复九曲,当封西平郡王!”杨国忠急不成耐表达对哥舒翰的支撑。

阿史那旸慷慨激昂的陈词,令安禄山一时无以应对。王正见盯着大义凛然的老友,皱了皱眉头正欲上前,却见李亨道:“父皇,阿史那节帅所言甚是。王都护任职北庭多年,北境各族安居乐业,回纥、沙陀、黠戛斯等部昂首帖耳,皆归心大唐,此乃莫大之功。”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