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神德圣性[第2页/共4页]

诸圣所传,为摆渡法,诸圣不渡人,教人自渡耳,自渡者学成,复能教人渡,如是苦海津,来往圣不断,从此岸而来,到此岸而去,非有此岸生,终究到此岸,统统有情众,皆此岸众生,从此岸而来,沉湎心海中,苦乐风波尽,到此岸名归。

比方无月夜,黯但是凄冷,

世人自有神,身心浊不见,

怯贼惰性多,窃心盗圣果,

事事皆有缘,缘情皆在心,

统统休咎事,在此心立根。

若自明于心,即见存亡根,

众等当知,船客无量,摆渡者只一人,船来船往,船上住者,唯有摆渡人,汝等船客,岂能同住?一小舟岂需二渡者?彼船是彼统统,非汝等自有,汝等弃自划子,而登彼舟,欲求此岸,何谬哉!

精力自摆荡,神化有浊净,

大修行者,于统统时处,自生聪明,闻圣者说法,可助修学,不闻圣者说,亦可自修,如是能来能往,能处众能自处,能去能还,方是自在,如是自在人,方是摆脱者,若人不自在,便是束缚者,心留碍于情,修行不能明。

争强而斗狠,堕入恩仇轮,

若不了自心,即不了死根,

无量人对看,目光无停滞,世人之神光,有如是之德,

复有诸人,陋劣传法,或有愚痴,编造妄法,欺诈于人,戏乐于他,如是世人,骄易诸圣,甚于懒惰,如是世人,虽不自知,而作魔行,破坏正信,毁灭正道,破裂正善,使众生于圣贤失于恭敬,造作诸罪,离失品德,如是大罪,便有大苦,皆自造作,一念之邪耳。

修而不能成,必是心离德,见贤当思齐,身心本是一。

是故当费心,思过永无止,

众等当知,船客今后到彼,虽登此岸,而不能还,彼等欲还,需求摆渡人,汝尚不能自渡,岂能渡人?若做船客,何日能够自渡?若不能自渡,何日能够渡人?

内敛精力而修持之士,精力内明,光芒外照,一身精力平宁,若初修者,不善调摄精力,是故常有精光外露,诱人谓之善修,而诚不知是彼粗陋,外露精力耳,若善调摄精力者,气味顺乎六合之理,精力秉于阴阳之变,隐显随便,凡人难辨。

诱人劣心,懒惰甚重,投机取巧,偷心甚重,何故有此心?以彼等怯懦心重故。怯心贼人,焉敢独行无人郊野,于无知前路,迷茫当中,焉敢独往,如是怯贼,则爱取巧,以怯懦而生诸下劣心,彼等不能独立自主,虽欲修持,而不能入正门。

六合立虚空,人自主于地,

神光满人间,觉性常周遍,

颂:

若离于自主,自昧自圣性,

大道修持者,斯须不成离。

莫要戏弄人,莫要起贼心,

自造脱死法,因是自主人。

世人皆知,诸法是船,世人学法便是乘船,了诸法义而离开诸法即到此岸,如是观点,为迷者作安抚说耳,世人却不思真本,怯懦懒惰之心,以此愈重,是故乃逢彼划一船师徒之言。

闭目为养神,莫觉得梦堕,

诸圣恒护念,世人自存亡,

知错能忏改,大善乃自生,

丙申年六月初四有感而说,略记之。

古往以来,诸得道者,虽从师学,而单独修,诸大圣者,道听途说而能自悟,独修独行,而能成绩,彼人成绩已,复能使众迷自明,能成绩人,诸圣得道已,复能令人得道,如是大成绩,甚难罕见。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