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即见无量劫人缘,如是难事,世所罕见,无量劫中无量人缘,岂能说尽?无量人缘法岂能说尽?若于念念皆得如是察看,统统知见,岂能说尽?是故谛观者无言,清净性中,妙心清净,心性净眼,但自谛观。
心本偶然,诸法皆非,身亦是幻,此情何然?当知心动生情,表情虽幻,而世人不能自离表情,是故当有修持之事,得于心三昧定境地,善察看诸情,能不被情所迷,心动生情,世人皆随情动,谁能离情而观,能自观者,复当如何观人?能观情面者,当如何观众生情?彼于心中,作如何意,作如何想,作如何知见?
若于彼天下,亦生别知见,
如果无我人,何论是与非,
颂:
体便是用,用便是体,定便是慧,慧便是定,
一念平生灭,三世已尽结。
今在此人间,而作此知见,
圆转诸法不易,善自珍惜,当常自省,莫起高傲心机,莫有骄易之意,莫有狂傲之想,此皆坏灭善根之人缘,当常自省,莫生此等心。
八万四千法,皆名有漏,尽其所漏,乃名漏尽,
当知第六神通,漏尽之妙,漏尽之意,实非人间所能考虑,漏尽境地,非八万四千法所能测度,是离存亡境地,何为漏尽?八万四千法尽,漏尽乃现,人间聪明尽,漏尽乃现。
众修士难作此等观,是故当须修持勤奋,乃能够有妙三昧境地力,能于幻中,起力而观,若勤奋精进,当知一弹指中有九十顷刻,一顷刻中复有百千顷刻,纤细无尽,难窥极限,若破无始,乃时量,如是勤奋,能够得观。
所谓悟禅,禅便是慧,是故四禅定名禅,四空定名定,悟其本慧,一悟便解存亡法,自解存亡底子,了然摆脱,无有停滞,自有大聪明能够破尘幻,所谓不苦修,是自说,非圣贤说,能悟之者,若无大德,亦不成道,若心有邪,必落傍门,或堕恶道,祸害世人,自尚不知。≥
八万四千智,皆名漏智,尽其所漏,智得漏尽,
何为转佛聪明,能转统统法,能明统统法,能了统统法义,所说与佛无异,统统心机,不违圣意,能与三世诸佛同业共住,能会无我之妙,善知众生人缘深浅,大慧复有大智,了统统境地,复能演说统统境地言辞,复能乐说统统境地事义。
诸法为路,路分歧分歧行,统统诸法,归宿是一,其归宿,宿无所宿,便是得真,人间修法结胎者即能体味于一,而彼是实得一者否?神仙亦得一,结胎与神仙之一是同否?比方世人观星斗,时处不等,或有人观是红色,或有人观为蓝色,或观为红色,或观为紫色,或观为金色,如此世人所观之星,是二星否?世人谁错哉?
是非本不存,开言即说幻,
不要把菩提道和仙道的名词混为一谈,是不能混合而说的,说的不是一个东西,能自知者,方能知他,能通自心,方能通他,自主者方能行走统统时处,不自主者,尚未立,则无破其自我之时处。
真种子是名说,分歧教派,名说分歧,凡是不说诸法同宗者,皆不达万法归一之境,尚不得一,何况归〇,如有痴人,自称得真种子,彼是得多么真种子?是他所觉得的,还是圣贤所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