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菩提道法,禅定不成不修,拜别禅定,不证菩提,何故言此,此禅定非止四禅八定,所谓心得定而生慧,名为心得禅定,若智入三昧而生慧,名为智得禅定,若慧三昧中得意洁白,名为慧得禅定,若知见入住三昧,识心摆脱,名为知观点脱禅定,此等禅定事,可从四禅八定中修得,亦能够从心定中得,不时到处,无不成得,是故说禅定在不时到处。
至于菩提道中别离修行,乃有六波罗蜜行,所谓持戒、忍辱、布施、禅定、精进、般若,此六行中,世人多重禅定与布施,至于持戒,则难行动,至于精进,恐复难行,至于忍辱,恐是罕见,般若者,聪明也,总摄前次五种行动,若五种行动无般若,则如人有五根而无第六意根。
所谓形神安止,即名静定境地,亦名三昧境地,此是修真之士所用言语,若人不学知识而善涵养,此中统统境地,皆当自俱,所谓粗细境地不同,亦当了然,纤毫之差,亦当明尽,起修之行,渐次促进,常当回看,乃能够自正修行,若不回看初行之路,必不能于将来正行正入,纤毫差失,不为全明。
有为之人,难学有为之法,是故教习有为观想,制住心猿意马,然后有为归住有为,比方摆荡之水,至于安静,有为之人,身心清净,若学修观想有为诸法,比方摇静水使之动,而后复修法使之温馨,如是法、人,是为不相对,非呼应缘,如是修者,是盲修也。
有为中性命一体,不假二说,性便是命,命便是性,以大恐惧心,上乘聪明为引,浑厚德行为药,初入门径,即为虚无浅境,渐次修行,转虚有为太虚,由浅入深,天然成绩奥妙虚空,奥妙一窍,初修即有,直行得入,无有傍门,此乃有为系金丹仙道,所谓成绩,人仙、地仙、神仙,至于天仙,不必多言。
人国之事,王臣所为,匹夫之辈,尊道守德便是助益天下之事,修真之士,方外之人,闲云之心,野鹤之意,尊六合之法而随阴阳之变,不识江山之主,不认六合法度,寄情于道,托形于德,道化则有情,德聚则无形,遵六合共法而自法成绩,守人间共德而自德建立,品德之事,岂在自我?道在乎道,德在乎德,自我便是自我,道化为德,德聚为我,我不失德,则是合道,若失德者,岂为品德哉!
至于人间,则有人法,诸人共性无别,而其本性不同,人间各国,为人之事,各有不同,纵其知见弃取有别,而其人道共知则无不同,所谓人道之事,便是人道同事,至于人道之情,便是人道共情,所谓人道之修,便是人道之情性,情性共处,乃为人道本处,情性不同处,便是世人本性之情。
世人迷廖,以糟粕为贵,自是圣贤,而作贱行,玷辱圣性,至于离德,诚恳于德,必至于和,和者,定天下,定人间之重宝也,何故知之?当知,飘风不整天,骤雨不终朝,夫动者,不能久也,必归于静,和者,动静之弦也,得之者,能得一。
此天下,他天下,此时,他时,众生面孔有别,众生思念有别,而众生身心之底子无别,于其不同性,观其共行性,于其共行性,观其不同性,所谓个个不同,而个个亦有同宗,粗细之分,大小之辨,无有不测,如是乃为全知全见,见大不知小,见小不知大,皆为片面,不为全真知见,是故说固执知识者,不见于全知,如有一执念,不见众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