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意有害损,满足自乐人,但于欲尽处,回笑当初。

意与辨认离,比方虚与空,意情动生识,氛围转出风。

――

认识如雨坠,相续无停止,非虚空有变,雨珠位自变。

比方梦景生,相续情化境,情境互转动,梦里几浮生。

表面六合,内观身心,一划一也,无二别也,所谓六合精力,人之精力,亦无别也,除思识以外,六合与人,无二别也。

――

天青或天白,男女都是人,心中有善恶,而善恶非心。

气动名为风,情动意生识,情义本一家,情动意不动。

比方初静定,能够自发观,觉看法来往,不来往者观。

最后入静定,便可会此境,心有不同者,自作离世说。

静中有定,定中有静,动静二物,相生不离,不该有知,以见无知也,所谓无知,乃真无之性,若知识心不退,则不能测知识之本源,不知此心之本。

无始无终无人间,诸圣心动共感生,

有情与无情,一体之姓名,此事非可思,说体而无体。

现在亦不是,现在已畴昔,当下无停止,以无始终故。

初学有过,理所当然,而过若大,则离正道,是故有戒,当得奉持,此是端方,可成周遭,周遭便是修行服从之相,若不种因,则无果得,若因非端方,则果非周遭。

反者,道之动也,情之生也,情既生矣,反合于道,是名修真。

情思无罪恶,罪在滥情思,善恶识无患,善恶性迷心。

善恶皆不留,汝心未曾丢,执恋于善恶,不见非善恶。

――

汝若学道行,但学道精纯,若不欲全真,不必学道人。

此眼本无情,故见统统情,汝用此眼观,身心到此岸。

初学静定,即渐息乱心,或将乱心托于稳定地步,心住稳定,静修静养,身心天然,渐次纯明,德行聪明,天然纯圆,无有造作,统统自明。识心无罪,贪嗔痴之性有罪,人出世时,此肉身即因六合一缕元气合父母精气而成胎,此身尚非自有,焉敢妄图人间统统有无?

比方见远山,不见山上木,虽见千万叶,不见叶上尘。

人间得出事,或舍或不舍,道在不时处,顺意最天真。

――

如有自发得,便落存亡地,自解存亡已,离不离随便。

颂:

颂:

――

――

――

本无正邪心,正邪知成识,将此识合道,识性无正邪。

深思自心中,何事可计算,或静或不静,何必求于静?

亦如人间人,贵贱或妍媸,身心相有别,知识性无别。

知识皆短浅,不如以意观,观照如虚空,一片灵自生。

――

虚空非无相,念想非可寻,真假二境地,在非真假中。

三元皆纯洁,其情意亦纯,三元合一处,吉利而止止。

汝心恋高低,隽誉来打脸,若弃于高低,高低割汝心。

大家自故意,自心自有想,莫以汝自想,套入于贰心。

所谓意根,是第六根,前次五根,身根为君,其他四根,为其臣属,而此臣属,教诲君行,前五根形状短长,色彩深浅,各有不同,世人五根,皆有不同,如人之面,各个不同,世人意根,亦如是不同,世人不见虚空,比方不见风生,人之自我,不见意根,亦如眼中,不见虚空,不见诸风。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