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太空而住太虚神妙境地,太虚者,谷神也,比方空谷,扣之有声而不见形色,有而似无,无而似有,此中神意,名为奥妙,人间众生亦能够自测认识而见自境地中奥妙谷神,以谷神为宗,步太虚而参造化,人间万理无不通达,唯于自心所欲,乃应修整,此名修行。

比方眼根观诸色相,非论根本质,或复人间诸和合色,无量正色,皆可谛观,无诸停滞,但是众生眼目能无碍观色,却不能辨认音声气味,是故说色界与眼界,单独成界,非一界者。

于五根识界以外,复成心根自界之所观照,比方虚空涵容大地,大地气味通透统统虚空,而虚空涵容之不动,五根亦如大地,彼意根则为虚空,意根透辟乎五根而自有境地,是故五根统统感到识性生觉,皆为认识境地产品。

比方镜面,虽镜面洁白,辉映诸尘色,而其镜面不做别离,妍媸善恶,净浊荣辱,统统不做别离而涵容,如是名为大容,若复于人,亦有如此大容,于六根界、六根识界,皆具足此大容之性。

法性一片情,蒙蒙太虚生,

如是有六种认识界分解一境而单独为界,如是意境中有无量思惟念想,比方太空涵容万般六合天下、境地,太空中诸天下皆如微尘悬住,此皆有色可见之相,而无形之境地亦浩大而存,此亦可觉可测,是故说意境中诸界如太空无形之境地,而诸识思念皆可测察其相,比方空中微尘,在乎意境中,亦如微尘。

太虚者神,无极者生其神,神而买卖,意中生识,是故众生名为含识,何故含识?以其识生于意,意生于神,神生于无何有之乡,无何有之乡,不成言其妙,因是而能生奥妙也,奥妙者太虚,太虚复活阴阳,阴阳同出于神而各自为界,此二者亦为奥妙,二者交复亦为奥妙,如是奥妙相复,乃为众妙之本源。

肉眼岂名眼根乎?双耳可名耳根否?三寸之舌可名舌根否?否否,非如果也,所谓根者,岂止肉根,此肉根为体,根性乃为底子,若此根性之不存,则意根不能通达此肉根上,此肉根则为虚设,无诸用处。

太虚冲萌动,阴阳化万灵,

六识合名我,我将我玩弄,

说此和合,乃说人间相故,人间底子,皆此六根六尘所现之相,而众生因六识而作各种思惟,如是六识思惟和合,乃自发为新识,此识即‘我’。

堕在胡想中,日夜轮不断,

五根识相续,认识起爱憎,

眼识喜好看,耳识乐欢声,

人身具足六根,而意根独居五根之上,盖意根为五根用之本也,若复意根为之歇息,则人五根失灵,统统五根界所对之尘,纵复根尘相对,而意根休歇故,不能生识。

自观自脸孔,此心即此性。

所谓和合者,比方五色混合而生乎正色,亦如五味稠浊而生乎新味,非有新色、新味出世,其根本质、底子味各个现用,而诸用稠浊,故令人不辨真真相互,错觉为新物出世,比方五色混合时,人目见新色而自发此色独别于五种本质,若将此中一色抽出,则另现别色,若将五色别离复原,则新色不生,非新色出世,乃五色和合故,人错觉有新色罢了。

人因何而作诸情感?盖因六根识性和分解身,是故自发得有我,因而因我而别离别人,因而人我之别得生,由此而名生,因生而见诸有,见有而辩白好恶,因而爱憎乃生,爱憎生时,弃取乃生,作弃取时,得失乃生,因而恩仇乃生,因而胶葛恩仇苦海,此名执我而迷,因爱生恨,以得生怨,以失生仇,以苦为乐,以妄为真。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