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功臣是崇祯十七年的进士,两淮盐商之首,为了照顾母亲而制作的影园也让他留名后代。不过现在,他虽有官身却无官职,固然为众盐商推举却没有实权。是个最吃力不奉迎的角色。
求保举票,求月票~~~~!RP
“盐车来了先不要急。等我举火为号,弟兄们再一起上!这回上头说了,不留活口,有多少盐都是我们弟兄的跑腿钱!”脸上带着刀疤的逃亡徒压着嗓音,目光仿佛穿透了拂晓的薄雾。
“皇太子不通经济民生,如许搞下去势需求出大事的!”有人狠狠道。
朝廷下发的食盐出厂价是粗盐每斤八钱,精盐每斤二十二钱,合银二分二厘。三十万斤全算精盐也不过六千六百两,并不出奇。出奇的是,这家名为“安康”的盐业公司在盐城买了三十万斤,同时还在淮安府其他盐厂买了不下十万斤的盐。
现在如果有人在一地出售高价盐,不出三天就会有其他大小盐商带着盐涌入这个市场,直到将盐价砸下来为止。
“黄堂总得想想体例,总不能看着百姓没有盐吃吧?”盐商们会聚在郑功臣家的影园。每小我脸上都是错愕烦躁的模样。
“大人不是说,一旦他抢了我们,两淮会乱么?”郑翰学弱弱道。
郑翰学心中很有些委曲。南京那边是本身好不轻易才走通的门路,本觉得拿到了这五百万两纸币,会得父亲刮目相看,谁知父亲并不承情,反倒另有些指责。
这类用纸换银子的事,换给谁不是换?银子上又不怕有盐卤味。
“我与你说了多少次,走门路,送好处,与人交友,这些都是小商小贩做的事。”郑功臣恨铁不成钢道:“要想做个豪商,目光不能放在这上面!定要做得眼界通天,胸怀天下才是!”
“我也曾与府尊说过,府尊只是说无可何如,我等又能奈之何?”郑功臣叹道:“现在我家也是守在盐厂大门外,零零散散收些盐皮罢了。”
郑翰学并不感觉自家做得买卖有太大风险,很有些不觉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