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零二 西风催客上马去(七)[第3页/共4页]

“刚才那些话,”朱慈烺仍旧带着浅笑道,“我会转呈圣上,为人臣子,毕竟还是得让君父宽解才是正道。”

“当年要防蒙前人,故而大同一线打造得铁桶似的。现在东虏隔三差五就从大同出境,从崇祯六年以来,常常官军剿贼略见效果,眼看就能重整次序,东虏便要来插一脚。官军只得抽身防虏,使得贼寇死里逃生,死灰复燃。”朱慈烺道:“故而要靠晋军管束贼寇,也是捉襟见肘,拆东补西罢了。”

朱慈烺心中非常对劲,干脆本身坐在了绣墩上,看着吴甡演讲。

——能够拿去乱来天子,但别希冀乱来我。

“臣如此分别,重在山脉江河。山脉之重重在隔绝,又贵在有孔道能够通行,如太行八径、秦巴栈道;河道之重重在疏浚,又贵在有据点能够扼守,如黄河之孟、蒲之津;江水之瓜州、采石之渡;以及淮水之颍口、涡口、泗口。”吴甡举完例子,偷偷看太子反应。他见朱慈烺并没有暴露迷惑,反倒是一副认同的模样,方才放心讲下去。

从这点上来讲,吴甡又反过来比朱慈烺具有更大的上风。他去那些处所的时候,就是纯真出于军政考量的。乃至于他看古今地理舆图、书册,也都是以军政为指导去看的,毫不会用心在处所美食美景之类无聊的事上。

“有山地险要,则可凭恃,能于狼籍中安身,积储力量;有水道畅通,则可伸扩,能顺天势参与全局。臣所言四边四角之地皆是如此。”吴甡道:“先说关中。关中乃祖龙所兴之地,江山四塞。南有秦岭横亘,西有陇山延绵,北有赤旱千里,东有华山、淆山及晋西南山地,更兼有黄河环抱,可谓山川环绕,气势团聚。在阵势上,关中更是对关东之地具有高屋建瓴之势。兵势如水,故而前人有‘得关中者得天下’之说。”

吴甡赶紧点头,道:“臣觉得南京能够偏安,不过延绵百十年鼎祚罢了。若想复兴皇明,江南不能去。”

“以是,我要练兵兵戈只是手腕,真正的目标倒是锻造一块王土,终究让皇明龙旗重焕二祖时的无穷风景。”朱慈烺声音果断,铿锵有力,透着浓浓自傲。

“先生的意义是,我当去南京监国?”朱慈烺略略皱眉道。

明朝士大夫的杂学功底深厚,吴甡非但是政治家,也是天下驰名的名医,对于草木之学体味颇深。从树木年轮当中看出当年的气候特性,这是他认同的说法,只是不没想到太子殿下也如此认同,顿生靠近之感。

“殿下所言甚是。”吴甡撤后一步,束缚出双手,虚空中一点,从左往右转而往下,终究画出一个方格,同时讲解道:“关中、京畿、江南、四川。此为天下之四角。在这四角之间横贯连接的,便是山西、山东、湖广、汉中。”

“四川居长江上游,四周皆是崇山峻岭,其防护之厚非别的地区可比。长江三峡是其与东方之间的来往孔道,嘉陵江及其支流河谷是其与北方之间的来往孔道。两处孔道俱极险要。大略东面为水路,行江道;北面为陆路,行栈道。这两个方向又别离归重于成都与重庆二府。由重庆东出,经三峡穿越巫山,可入湖北,大略以夔州为其流派,矍塘关即在此处;从成都北出,由金牛道、米仓道可入汉中,另由阴平道可通陇上,大略以剑阁为其流派,剑门关即在此处。蜀中又有粮、盐、织锦之好处,只看地形产出,真乃形胜之地也!”吴甡伸手指指导点,仿佛面对一张详确的舆图,公然一应山川地形,俱在胸中。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