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下午(上)[第2页/共2页]

阛阓浑家来人往,游人繁多,偶尔还能见到些金发碧眼的本国人。

那伴计嘬口茶道:“您问的出这个题目,想必也是晓得行情的啦,不瞒您说,北边来的盐便宜是便宜的啦,但迟早会卖光的,最后百姓们还不是要来我们这买盐。”

十四擦着汗道:“皇阿玛这是要去哪啊?”

这下,那掌柜的算是走不动路了。

康熙强压火气:“那你们就随便涨价?不顾苍存亡活?”

沉默好久的康熙冷不丁开口道:“徽商每引利银15两,那两行每引的利银是多少?”

故而两处盐铺都叫“玉霖盐铺”,同属于扬州一户姓马的盐商。

胤祚见状也不废话,直接取出一张十两的银票,摆在桌上。

“哦呦!您那是老皇历啦,二百文是半个月前的皇历啦,老早就是二百一十二文啦。”

胤祚将那银票往外一推:“把你们盐铺管事的叫来。”

康熙不解:“官盐滞销,盐价不降反升?这是何事理?”

说话间,世人已走到阛阓上,阛阓口便是江宁法场合在,行刑那日被雷劈塌的酒楼还在。

全部江宁,如许的盐铺共两处,别离位于城南城北。

归去的路上,天然还是李德全摇橹,速率不紧不慢,但船却安稳至极。

十四听的云里雾里,诘问道:“甚么意义?我没听明白。”

这似讽刺,又似讽刺的一句话后,便没了后文。

胤祚叹口气道:“八弟,淮盐之弊,朝野高低又岂止我一人清楚,你感觉为何无人向皇阿玛上折子呢?”

回程的船上,康熙表情极度卑劣。

胤祚奸刁一笑,点点十四的脑门道:“这个嘛,我自有启事。”

胤祚把当时环境,一五一十的跟众皇子讲了。

八阿哥想了想道:“六哥,你早晓得淮盐居高不下,是有赃官贪吏和黑心商贩拆台,为何不直接禀告皇阿玛,反而要拉他来官方亲眼看看?”

“额……”胤祚一窒,见康熙现在表情极差,只能诚恳答道,“9两高低……”

“我问你,官盐为何涨价?”胤祚直接道。

四阿哥恨声道:“盐税是大清最首要的赋税,这些人竟躺在国之柱石上发财,实在该死!”

这话一出,其他皇子也都看过来,这也是他们还未想通的题目。

胤祚看看方向,康熙是往江宁北便的阛阓去的,便道:若我没猜错,皇上应是去江宁盐铺的。”

康熙脚步很快,又走回了江宁城内。

正如那已死的鼠爷所说,淮盐用的是纲盐法贩盐,浅显的说,就是一个盐商一片发卖地区,同一个地区没有两个以上的盐商合作。

大师都恍然大悟。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