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大喜下拜:“使君乃纯臣也。”
待曹宏远去,忽听阁房有人慨叹:“我儿所投,非明主也。”
“尧时旬日并出,草木焦枯,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射旬日而下杀猰貐,断脩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旬日并出,羿射去九。”言罢,王朗环顾世人:“是故,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二日并天,必出大害。先有南阳大水,再发淮泗大疫。难道道理当中,何必多此一问。”
“南阳大水,淮泗大疫,皆为天意。别驾焉能不知?”王朗反问。
“左将军,战国已有。秦汉因之。金印紫绶,位次上卿,或典京师兵卫、或屯兵边疆。戍守四方。”别驾赵昱进言道:“使君得此号,名正言顺也。”
“君请慎言!”王朗勃然变色:“天子负天命,应正朔。岂可私行推断。夫‘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但是不亡者,未之有也(注①)。’”
且洛阳使者,不是旁人。乃前骠骑府主簿王朗。王朗,本就是东海郯县人氏。为徐州名流。重归故里,累日宴请不竭。馆舍外,车马列队,不下数里。名声之重,足见一斑。
“上使免礼,请上座。”陶谦恭颜悦色。
南阳大水,淮泗大疫。新帝逃回合肥侯国,关东群雄不复先前之势。洛阳当为正朔,乃其一。
陶谦任刺史时,徐州饱受黄巾之乱,“世荒民饥”。陶谦表下邳人陈登,为典农校尉,于境内屯田。陈登上任伊始,便“巡土田之宜,尽凿溉之利”。数年大成,“粳稻丰积”。徐州乃时下河南为数未几,富庶大州。
典农校尉陈登,抱恙下榻,伏地领命。临行前,曹宏又讨得百角蓟钞一券,这才心对劲足,告别而去。
然口说无凭。陶谦一时游移不定。
赵昱肃容下拜:“昱,受教。”
郡府典农校尉官舍。
见座上世人,纷繁点头。王朗面色稳定,心中窃喜。
“琅琊港,乃徐州良港。先前,多有蓟船来往。何如自琅琊王闭港造船,欲谋过江。便断绝交通。若能重开琅琊,引海市停靠。则徐州无忧矣。”
“此症,蓟国良医皆可诊治。”赵昱言道:“不其港,常有蓟国海市经停。宜当速去,迟恐不及。”
一席话,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