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七章 相逢于道[第2页/共3页]

他们为何守礼?眼中的期盼之光,又乃何物?同为民也,既可流窜四野为匪,亦可秉承千年古礼,其间之理在何,当在这一方劫后余地!当在居乱而求安也!

老者神情猝然大惊,半晌,“唰”地从锄杆上站起家,瞪大着眼睛把刘浓与五百雄浑白袍看了又看,很久,很久,眼里竟出现泪花,一把拉住正在身边乱跑的小童,朝着斜坡上的马道便跪。继而,老者身后的众农夫也跟着“扑嗵”、“朴嗵”跪了一地。

“白叟家,刘浓何敢当得?”

“白叟家,何故如此?”刘浓翻身上马,走到马道边,欲跳下去将老农等人扶起来,来福与曲平心惊,从速跳上马,想要护住小郎君。

“豪杰尔,且受我等三拜!”

说话间,越来越多的老农扛着锄头走来,与那父老普通蹲坐于野草中,看着刘浓啧啧奖饰。

语声悲怆而沙哑,半晌,刘浓放下小童,朝着老农揖道:“刘浓,至吴郡来。”

“当得,南人北来,便可当得!江东儿郎也,且挺胸受拜!”

待瞥见刘浓引军而过,也不怕惧,离马道较近的一名大哥父老看了一眼刘浓,神情一呆,随后竟然一声呼喊,把肩上的锄头打横放在田埂上,蹲踞于锄杆,捋着斑白的髯毛,笑眯眯的道:“美也,美也,如此美玉,灼而生辉,壁人当如是也!美郎君从何而来,将欲何往?”

若居高临下俯视,坞堡呈四方长型,浑身以青石垒就,墙高五丈,宽一丈;墙上四周各转角措置青石箭楼,狭长地带正中处又各置一楼,总计六道箭楼;独一一门,正对低部爬升斜坡。如果遇敌与胡骑,只消尽数入坞,即便被十倍之敌围攻,亦可安然静守,以待救兵。

曲平刀眉一展,笑问:“白叟家,此地可有清流饮马乎?”

小童扑闪着眼睛,俄然大声叫道:“阿翁言,凡是南人北来者,皆豪杰尔!”

思及此处,刘浓感概莫名,命来福将仅余的一坛竹叶青抱出来,亲身提着酒坛沿盏而注,酒水哗哗而流,酒香四溢。此酒,本来筹办带至寿春送给祖逖,而现下,当以此酒敬此老翁,敬此余民,敬我中原之地。

一把抱起小童,笑道:“非也,非也,刘浓至吴郡而来,吴郡在江南,南人现下便在你面前。”说着,又虚虚扶起跪在地上的其他农夫。

由历阳至此,一起而来风声草唳,虽未形成过大职员伤亡,但却闹得人疲马困,刘浓稍稍一想,便点头应允。

老农身边的小童抑着稚嫩的脸,脆生生的道:“尊客自吴郡来乎?吴郡至远也,有大江相隔,南人不北来,北人亦去不得南!”

“哦?!”

来到斜坡上面的平整地,刘浓挥手止军,命北宫当场安营。韩翁不准,拉着刘浓,笑道:“虽说坞堡太小,但尊客从南而来,岂可露宿于野!”

进村,四下皆是修补屋舍的人,皆是老幼妇孺,老者指着繁忙的人群,笑道:“此乃义阳流民,青壮入军,妇孺归各村、坞,老朽之坞太小,不能尽数收纳,故而复村。如有一日,但使村庄成丛,老朽便是马上闭目,亦当畅怀也!”

小童叫道:“我家阿兄,乃是将军,率部两千!”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