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仁仕之别[第1页/共4页]

果不其然,心若乱了,岂能刺绣?看着指尖缓缓冒出的殷红血迹,余莺的眉头越皱越紧,把手指含在嘴里,悄悄的吮吸,眸子不时扑扇。

骆隆理了理冠带,啄了一口酒,美哉美哉的哈了口气,拾起一根竹筷,蘸了蘸酒水,于案上写了个字,笑道:“汝且观之,此乃何字?”

台上之人年约二十有许,燕额虎头,苍髯如戟,身材宏伟致极,浑身裹着皋比,高八尺有半,上宽下窄,状若阔剑倒锋,半露着胸膛,石肌若块垒,大手若薄扇,动静举止间,若危山倒悬。

余莺眸子一缩,稍作沉吟,答道:“仕!”

刘浓目光横扫人群,复道:“擢汝为都尉,有违军制,然此职乃虚,且待他日,汝当彰功而补,若无功可彰,即却此职!汝,可有贰言?”

“棘奴,果乃其人也!”刘浓洒然一笑。

“蹄它,蹄它……”

“且慢!”

稍徐,刘浓淡然一笑,朝着曲平点了点头。

殊不知,小男孩却不肯伏身,挺着胸膛,拍了拍衣袖,大大咧咧的朝着刘浓一揖,昂声道:“棘奴见过刘中郎!吾乃……”

冉良浓眉一扬,朗声道:“诺!”

“乃何是人?”刘浓问道。

“嗯……”

白袍展浪,打斜扑向冉良。

而此时,台上、台下围观之人,方才发觉刘中郎竟然观战于大旗下。

“荀娘子所言极是,刘浓知也!”刘浓神情正然,轻提马缰,慢蹄而走。

小男孩却仰开端来,猛力将鼻涕一吸,大声道:“刘中郎,男儿生而为人,当如是也!”

竖枪于台,尘沙飞扬若浪,人随枪立,满场震惊!

“哈,哈哈……”

“此言当真!”冉良扬手接过剑槊,横指抹了抹了槊锋,豁嘴一笑。

月光拂潭,冉纹皱波。

“甚好!”刘浓朝着曲平点头表示,策马纵下高台,嘴角扬着莫名笑容。

“啪、啪啪……”

荀灌娘见其摸鼻子,顿时不喜,秀眉一簇,冷冷一哼,便欲作言。

“嗯……”

骆隆看着烛影中曼妙的人儿,愣了一愣,随即拍着大腿,纵声放笑,笑声猖獗猖獗。

薄盛愣了一愣,稍作沉吟,答道:“其妻遗有一子,奶名棘奴,年方五岁。”

潭边,一只青蛙吃惊,“扑嗵”一声,栽入池中,而另一只青蛙却“咕咕咕”叫起来。

冉良拍了鼓掌,大步跨向兵器架,扯出一根丈二长枪,随便一抖,枪尖若凤点,却似嫌太轻,眉头一皱,突地瞅见台边竖着白骑冲阵巨枪,裂了裂嘴,三步并作两步,将那两丈二巨枪拔出。

骆隆满脸潮红,目吐炽光,醉意已呈七分,斜斜瞅了一眼室中灯火,嘴角一歪,把盏复饮,漫声咏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展转反侧!呜呼,哀哉……”

“冉良,字弘武……”

荀灌娘奇道:“刘中郎,莫非亦识此人?”心中却道:‘华亭美鹤自幼南渡,足不涉江北,去岁复来,几曾识得魏郡之人?尚问人有子否,怪也,怪也,奇哉怪也!’

刘浓按着楚殇,点头道:“然也,荀娘子便乃楚地之豪杰!”

三位曲都轰但是应,他们乃是华亭白袍,经罗环练习多年,俱乃勇猛擅战之辈,随郎君入北,一起杀来,刀下亡魂不知凡几,岂会畏战!

刘浓接口道:“内黄,冉良之子!”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