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也……”
矮案摆于桂树下,苇席铺了一片,骆隆与刘浓对座,背后草舍灯火簇影,余莺正忙里忙外,若非嘴角浅泛嘲笑,仿佛乡野贤妻。
“骆氏,据寿春,亦或汝南……唉,莫论何地,子嗣需得富强。”
刘浓剑眉一拔,将盏一搁,叹道:“左为骆隆!”
孔蓁眸子一闪,缓慢的溜了眼刘浓,见其微微点头,心中一松,嫣然道:“厕鼠于仓,食积储,旁若无人;仓鼠于厕,食不洁,仓促惊骇!然否?”言罢,补了一句:“阿父曾教诲过孔蓁。”
刘浓摇了点头,微微一笑。
“妙哉!”
“哈,哈哈……”
“但且让开!”
骆隆淡淡一笑,将草根塞入嘴中慢嚼,继而,眼睛一转,沉声道:“祖纳已亡,祖涣已废,现在,祖道重只知女色!其他诸子,不敷为虑!延、约二豕,皆乃无能之辈,不知乾坤为何物,竟企图介入豫州,此乃,为豫州生民计也!待二豕信至,君勿必携骑入寿春,其他诸事,责在骆隆!”
“咦!!君何故得知?”
余莺斜了一眼骆隆,后者耸了耸肩,慢腾腾挪至案角,翘着嘴巴,神情奇特。余莺缓缓曲身,跪于席中,将盘中小菜置放于案,青菜豆腐汤,酱伴鱼腥草,另有两味小胡瓜,一碟胡桃仁,一碟熏肉,以及一盅蒸莲蛙羹。
“格格……”孔蓁再笑。
骆隆嘴巴张了张,干脆一甩袖子,作萧洒状,笑道:“既已无蛙可辩,你我当议闲事。”弯身拔了根野草,蘸了蘸水,沉了沉神,于案上歪倾斜斜落下一字‘延’,复缭一字‘约’,瞅了瞅,好似对笔锋甚为对劲。
这时,余莺叠步而出,三绕两绕来至案侧,瞥了一瞥,劈手夺过骆隆左手之蛙,“啪嗒”一声,扔入竹笼中,趁着骆隆未回神,复夺另一只扔入,将笼口一闭,提着竹笼款款而回,嘴里喃道:“甚好,甚好,尚欠一味肉羹!”
女子香腮枕篌首,十指胜雪,按尽最后一缕余音,继而,浅浅抬首,汪湖于眸,斜缭美侯,悄悄中带着多少怯怯,斯须,抓着广大的锦衣冉冉而起,掌着女婢的手臂,踩着小木凳,盈盈下了车,款款一个万福,柔声道:“无载,见过华亭侯!”
孔蓁细眉一皱,心道:‘这个,阿父未予奉告孔蓁……’左思右想,答不上来,看着脚尖,蠕道:“孔蓁,不知。”
果不其然,祖延已将此女送来,并遣人来投名帖,邀刘浓竖日赴宴。
“然也……”
刘浓定定的看着树影中的骆隆,稍徐,揽手于眉上,还了一礼:“骆郎君,别过!”言罢,勒转马首,朝城东奔去。
“然也。”刘浓朝着余莺微微点头。
“孔蓁知也。”孔蓁竖拄丈二长枪,侍于一侧,听得眸子泛光,脱口而出。
骆隆大奇,眼睛瞪得浑圆,狠狠捏了一把左手,青蛙痛煞,“咕咕”叫个不断,声音宏亮,恰是方才那一只。
待半个时候后,刘浓复出,一身清爽,衔着轻风,缓行于廊,星目却不时开阖,明显内心极沉。待至室口,挑帘而入,女子跪坐于案后,灯火漫影,恰若一束牡丹。
骆隆摸着肚子,神情舒畅,吧嗒吧嗒着嘴,赞道:“美哉,美哉!殊不知,潭蛙竟味美至斯,骆隆今后,当筑潭一方,仅闻蛙鸣矣!”
刘浓淡然一笑,手指转着茶盏,淡声道:“同类境非,因境而导神,故而,类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