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得功见史可法抢先答复,又对李啸这般无礼,内心甚是恼火。他见李啸不语,觉得其已活力,故忙劝道:“唐王,这位乃是朝廷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大人是也。史大人一时言语激愤,口不择言,还望唐王广大为怀,勿予计算。”
听史可法如许一说,黄得功心下顿觉不快,他冷冷地回道:“尚书大人,黄某虽读书未几,智识陋劣,但如何与人说话,倒是不消叮咛。尚书大人如果信不过,但可与本公一道上去,一齐与唐王面谈便是。”
“何事不好,但是唐军要开端攻城了么?”黄得功心下一凛,吃紧下床,当即开端穿穿着甲。
“为何不平?!”李啸冷冷地插问了一句。
环境窜改太快,黄得功一时感受,自已的脑筋有些运转不过来,他想了想,便对小兵当即命令道:“你,速去通禀史大人,让他与本公一道上城与唐王叙谈。”
而见史可法愣神之际,李啸敛起笑容,神情顿是变得非常凌厉,他大喝道:“史可法!本王一心扶助社稷,一心救亡图存,却没想到,被你们这帮冬烘说得如此不堪,真真可爱之极!”
望着城头向自已高喊的黄得功,李啸一声嘲笑,抬头大声回了一句:“恰是本王。本王久闻黄闯子大名,今番得见,本王亦甚是欣喜。有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本王明天得来扬州,倒是有一番衷心之语,要对将军你说来。”
“因为,因为……”史可法踌躇了一下,便咬牙说道:“因为唐王先前反逆朝廷,还与朝廷兵马,在宣府北路狠狠打了一仗,乃是崇祯皇上钦定的反贼,固然前面君臣和解,但唐王这般反逆之举,乃是最大污点,故你还是被群臣视为犯上反叛,用心叵测的乱臣贼子。乃至另有人说,唐王去都城当中,虽救下太子,扶其即位,非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而是野心勃勃,想如当年曹操节制汉献帝普通,挟天子以令诸侯。故为了保全大明的江山与宗脉,我等南都守臣,终究决定,扶立弘光监国,以正朝本,以安天下……”
要晓得,李啸拥立的,乃是崇祯天子的太子朱慈烺,这位人物,不管是在血缘还在担当干系上,都远甚那福王一系的弘光监国朱由崧,李啸抓住这一点来对自已大加痛挞,实在恰好击中了弘光伪朝最大的软肋。
黄得功才走上城墙马道,就听到身后有纷杂的脚步声传来,看到衣衫都不甚整齐的兵部尚书史可法,亦快步向西门大步奔来。
此时,因为昨晚巡城到深夜,现在黄得功尚未起家,正在城中官署半寐而眠,这时砰的一声,官署大堂的大门,被猛地推开了。
史可法被他笑得发楞,不晓得自已说错了甚么,他讪讪地站着,不晓得接下来到底要如何说话。
“唐王,这话实在不该老臣来讲,但现在这般局面,老臣若不直说,也没甚意义了。”史可法一声轻叹,便道:“唐王,你可晓得,你虽拥立了太子即位,但在南京之处,各们大臣却仍然是闲言甚多,群臣大多不平……”
李啸一起火,史可法与黄得功二人,俱是心下大畏,二人皆愣在原地,一脸不安地听李啸持续往下说。
不是吧,那唐王李啸,不是远在山东济南吗?他,他如何会俄然来到了扬州城下?莫非是,他这几天,从山东奔驰而来,一起南行到这扬州城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