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大散关闻石鸡啼鸣 陈仓山释石鼓碣文[第4页/共4页]

散瑞不便再问,只得引领老子下山。

却说老子等刚回到大散关,就蓦地柑桔地动山摇。再向陈仓山望去,石鼓峰被削去大半,那十面石鼓也霹雷隆滚入山下,不知落入那边。陈仓城南荒草草丛中。

休夸晋帅多奇计,蹇叔先曾堕泪来。

大散关坐落在西虢陈仓城南四十余里的大散岭中,东望函谷关天险,北眺渭水河滚滚,西窥祈山绵绵,南看陈仓山巍然。在这里秦岭山势有所间断,与自西来的陇山之间构成了一条隘道。先人操纵这条隧道,开通了保持巴蜀与关中的陈仓道。大散关便是专为扼守陈仓道而设立,与武关、潼关、函谷关并称为八百里秦川的四大流派,也是关中入蜀的必经之所,素有“川陕襟喉”之称,向来皆是兵家必争之地。设关以来,大散关头大小战役产生无数,此中最驰名的战役当数秦晋的“崤之战”。

《吾水》诗篇预言称道始天子同一天下,“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觉得锺鐻,金人十二”,至天下承平之事,时候应不早於始皇二十六年兼并六国之时,即公元前221年。

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秦穆公欲袭郑,贤臣百里奚所保举上大夫蹇叔,加以谏阻,以为长途偷袭,军易颓废,郑亦会有备,且晋国早已对我虎视眈眈,还是有备无患为好。但是,穆公不听,仍派孟明为主帅东征。当时蹇叔之子西乞叔亦在军中,他泣送其子,断言秦军定在崤山为晋所败。成果,秦军至滑(今河南偃师东南),知郑已有防备,返途到崤山被晋军所伏击,全军淹没,主帅孟明视等被俘,穆公深悔不听其言。当秦军将帅返国时,穆公对本身停止了痛心的责备。先人髯翁冯梦龙有诗叹云:

尹喜也感慨道:“而后秦采纳联楚制晋之策,成为晋在西方的亲信大患。而晋国为保持霸主职位,也不得不在西、南二方对于秦、楚两大国的应战。以是,楚虽未插手郩之战,但倒是肴之战最大受益者。”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