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登传闻献帝已到樊城却被刘表阻之不进,暗自感喟,说道:“为兄还觉得曹仁是在半道大将圣上追归去的,哪知真相竟是如许……”呆了半晌,陈登又问道:“崇如经此一事,仍要跟班刘备么?”
刘墉不美意义道:“此策并非小弟所想,而是诸葛孔明所献。”
刘墉不由一呆,只听陈登又道:“其二,待天下有变,则命一大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崇如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难啊!荆、益两州相隔万里,更有崇山峻岭层层隔阻,两路兵马如何相互照应,如何协同作战?”
这段时候恰是刘墉、关羽赋闲许都,被曹操雪藏不消之时,两人对外界动静知之甚少,对广陵之战更是无知无闻。刘墉便问道:“老丈,不知陈元龙是如何压服曹丞相,又是如何应对孙权重兵的?”
刘墉听得是荡气回肠,遐想当时陈登谈笑风生、批示若定,不由神驰,又问道:“吴军连番损兵折将,匡琦还是岿然不动,那孙策好勇斗狠,岂肯轻言失利?”
刘墉摇点头,意气纷发隧道:“此事功亏一篑虽令小弟义愤填膺、悲伤欲绝,却也令小弟惊醒。事事求与别人,事事服从别人,有的或能言听计从,有的倒是弃之不消,更有甚者反而防备于你,伤害于你。小弟算是看明白了,求人不如求已。《易经》上也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因此小弟已下定决计,从今今后不再跟班任何一方,而是自主门庭,自已当一回家,做一回主,我就不信,离了别人,我刘墉就不能重振大汉,实现国度一统?”
“小哥觉得陈太守只是死守待援么?非也!陈元龙料知吴军闻说曹丞相出兵来救,必军心浮动,便想了个妙策。”
刘墉道:“此人年未及弱冠,隐居于襄阳隆中,寂寂知名,故不为人知。”
“崇如过誉了。”陈登叹了口气道,“那孙策英勇非常,有他亲身坐镇领兵,麾下众将士便勇气百倍,状以下山猛虎,为兄也是不敌啊。”
“还好孙策早死,不然广陵不免再有兵器之祸啊。”韩老头又嘬了口酒,连连赞道,“好酒啊,好酒!”
“小弟意欲先与孙权交友盟好,乘机取荆、益二州,先与曹、孙三分天下,然后……”刘墉便将诸葛亮《隆中对》的打算和盘托出。
“甚么妙策?”说话的倒是小乔,她想着女扮男装,本不敢开口,不料听入了迷,竟不知不觉脱口问了出来。小乔话音一出便知不当,仓猝伸手掩住了小嘴。
“存亡有命,繁华在天。”陈登淡然一笑,又问道,“崇如,富义与广陵远隔千山,你不守在新婚老婆身边,如何到为兄这里来了?”
刘墉笑道:“小弟结婚,元龙兄重礼相贺,小弟自该劈面报答。不来广陵又安知元龙兄曾两次大败江东呢。”
“但是曹丞相即便出兵驰援也需多日,陈元龙缺兵少将又如何抵挡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