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严格的次第[第6页/共7页]

如许一来,我们就找不到心的来处、住处与去处,这是显宗的一种察看体例。

因而,我怀着猎奇的心,来看它所记录的:空性的第二种修法。

之前也讲过,“没有找到”和“找到没有”是完整分歧的两码事,一样的两组词在挨次倒置今后,就有了很大的不同。所谓“没有找到”,就是本身去看了,而没有找到。只是没有找到罢了,却不能肯定其不存在。因为世上有很多不能找到却客观存在的东西,如宇宙辐射、电磁波等等由此可知,没有找到并不代表不存在。而“找到没有”,倒是一清二楚地看到它不存在,我们所找到的成果,是被察看的工具不存在。

他如果说存在,那就犯了逻辑上的弊端。一个甚么都没有的东西,以甚么体例甚么状况存在?没有的东西能够存在吗?这个题目在逻辑上,是两难的,如同本身抓往本身的头发,把本身提起来。

一样,我们的眼睛没法察看心的赋性,因为它不存在色彩;我们的手没法抓住心的赋性,因为它不存在形状、质碍;我们的耳朵没法听到心的赋性,因为它不具有声音总而言之,我们的五根都不能认知心的赋性。既然五根不能认知心的赋性,那又有谁能够认知呢?没有别的东西,只要心本身。

如果你们在此时证悟,就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非常感受――非常清楚地瞥见它并不存在,是空性,而不是我们找不到它的色彩、形状。就像在阴沉的白日,我能清楚地透过窗户看到本身所处的楼房与劈面的楼房之间没有任何修建物的存在,这不是我没有找到,而是清清楚楚地看到二者之间只是一片开阔的空间一样。

这就像是我们的任务教诲,各有各的学区,西城区的小学不能收房山区的孩子上课一样。当然,他们能够转学,但都必须是正规的教诲局承认的黉舍,才气够获得行业承认。白教的大师,当然也能够学习红教的法门,但也需求办理退学手续,就是拜师典礼。

我发明,所谓大美满法的开端修法体例,跟本地的汉传佛教太类似了,南怀瑾先生所著的习禅录影中,他也是如许开示的。要说易懂,就够易懂了,但是要操纵起来,必定是不得力的。我按这个思路,搞了两年,老是在试图沉着又被滋扰的循环中,心静不下来,也没法获得结果。

加行,他只用了两个词来概括,所谓“积资净障,祷告上师”。实在内容是非常丰富的。积资,统统的功德的堆集,以及学佛的前提的构成,都算是积资。比如畴昔玄门修行中,讲究法侣财地四要素,这也算是一种积资。所谓净障,除了严守戒律以外,也要培养本身的划一心、菩提心,以划一慈悲的心态晋升本身的发心根本。

空性的第一种修法,与禅宗参话头差未几,察看心的来去生灭。如何察看心的赋性呢?本论是向来处、住处和去处三个方面来停止察看的,这个大师必然要记着。

第三种空性的修法,是有思惟的修法。

真谛只要一个,过来的人才晓得。对于我们内行,只能靠猜。以是,具有过来人经历的指导,是多么首要。以我的智力来看,没有上师的指导,是不成能有真正服从的。以是,找到一个明白的善知识,并且获得他的信赖,完整地信赖他,接管他的指导,也就是拜师与皈依,是我最首要的事情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