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将白乐天《咏燕》古风一篇,约成四句,是劝人行孝的。常言:“养子方知父母恩。”人野生个儿子,不知费多少心力,方巴得长成。及至儿子长成,常常反把父母撇在一边。当时父母责怪他不孝,却不思本身当初为子之时,也曾蒙父母爱养,正与本日我爱儿子普通。我当日在父母面上,未曾尽得孝道,又何怪儿子本日这般待我!以是,白乐天借燕子为喻,儆劝世人。然虽如此,也故意存孝念,天不佐助的,如皋鱼所言:“子欲养而亲不在。”又有那父母未亡,本身倒先死了,不唯不能养亲,反遗亲以无穷之痛,如卜子夏为哭子而丧明,难道人伦中极可悲之事!

楚娘哭得昏沉,鲁惠也哭了一场。石氏道:“不必哭,死了倒洁净!”便叮咛家人吴成:“未满月的死孩,例不消棺木。快把蒲包包着,拿去义坛上埋葬。”楚娘心中不忍,取出绣裙一条,上绣白凤二只。楚娘裂做两半条,留下半条,把半条裹了孩子,然后放入蒲包内。鲁惠也不忍去送,就着吴成送去。吴成领命携至义坛上。那坛上住着个惯替人家埋尸的,叫做刘二,说道:“本日星斗倒霉,埋不得。且放在我家屋后,明日埋罢。”吴成见说星斗倒霉,不敢冒昧,只得依言放下。到明日去看时,却早埋幸亏那边了。吴成道:“怎不等我们来看埋?”刘二道:“埋人的时候是要紧的。本日利在寅卯二时,等你不及,我先替你埋了,莫非倒不好?”吴成道:“也罢!”遂取些酒钱赏了刘二,自去答复主命不题。

现在待鄙人说一丧父相逢、亡儿重生的奇遇,与各位听。

石砚杨花点点落,未如孤子泪无边。

妻妾争光处,方知说话难。

黄土南埋肠已断,白云北望泪空垂。

死悲椿树他乡骨,生隔萱帏故国天。

且说家中自鲁翔出门后,石氏常寻事要何如楚娘,多亏公子鲁惠解劝,楚娘甚感之。鲁惠闻广西一起兵险难行,放心不下,经常求签问卜。这日正坐在书房,传闻吴成归了,喜道:“想父亲已到差,今差他来接家眷了!”连步忙出,只见吴成哭拜于地。举家惊问,吴成细将前事哭述一遍,取削发书呈上,说道:“这封书,不想就做了老爷的遗笔!”鲁惠此时心如刀割,跌脚捶胸,仰天号恸。拆书旁观,书中还说:“我上任后,即来驱逐汝母子。”末后,又叮咛看顾楚娘孕体。鲁惠看了,一发心伤,哭昏几次。石氏与楚娘,都哭得发昏畴昔。恰是:

不说楚娘在道观削发,且说鲁惠既安设了楚娘,便清算行装,哭别母亲,仍唤吴成跟着,起家出门往柳州扶柩。只因心中痛念先人,一起水绿山青,鸟啼花落,适增鲁孝子的悲感。不则一日,来至柳州空中,问到那埋柩的地点。只见荒冢垒垒,此中有一高大些的,前立石碑,碑上大书鲁翔名字。鲁惠见了,痛入心脾,放声一哭,天日为昏。吴成亦抽泣不止。路旁观者,无不堕泪。鲁惠命吴成大班香纸酒肴,就冢前祭奠,伏地长号。

话说宋仁宗时,河北贝州城中有一秀士,姓鲁名翔,字翱甫,娶妻石氏,佳耦同庚,十六岁了姻。十七岁即生一子,取名鲁惠,字恩卿,自小聪俊,脾气温良,事亲能孝。鲁翔亲身教他读书作文。他过目成诵,点头会心,年十二即游庠入泮。鲁翔本身却连走数科不第,至儿子入泮时,他已二十九岁,那年才中了乡榜。来岁幸喜联捷,在京候选。春选却选他不着,直要比及秋选。鲁翔因京寓孤单,遂娶一妾。那女子姓咸,小字楚娘,极有姿色。又知书识字,赋性贤淑。有词为证: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